第92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不同了,楊巡撫第一時間就接見了,這算是兩邊使節的正式接觸。

果不其然。正如方應物所預料的,孛忽羅傳了滿都魯的話,表示可以各自罷兵言和。停息干戈,同時也可以接受大明的金印冊封。並熱烈歡迎開邊市互通有無。

但滿都魯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若有朝一日他率部討伐太師癿加思蘭時。希望大明方面一同出兵夾擊。

對這個另外提出的條件,楊巡撫拿不定主意,沒有答應也沒有不答應。送了孛忽羅去公館歇息,他連忙又把方應物喊來諮詢。

這時候楊巡撫對方應物的信賴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他心裡,方應物的判斷最有可能是正確的。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有如漢之張良。

“當然不能答應這個條件!”方應物不假思索的答道。

楊巡撫很不恥下問的問道:“願聞其詳。”

方應物指點道:“如今滿都魯被癿加思蘭壓迫太甚,他與我們言和並非出自本心,很可能只是迫於形勢而已。那我們順其自然,挑動滿都魯部和癿加思蘭部去鬥才是上策。

如果我們出兵夾擊癿加思蘭,敗了沒有任何好處,就算贏了又能得到什麼?一場辛苦就是為別人火中取栗,除了一些紙面軍功外,所獲肯定寥寥無幾,大頭都歸了那滿都魯。

可以想象,若癿加思蘭徹底敗落,漠南河套一帶就是滿都魯一家獨大。人心都會變,到那時滿都魯沒了掣肘,心思會變成什麼樣很難說,誰知道會不會成為又一個也先?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所做一切的最根本原則就是因時制宜,挑動北虜內鬥。為的是達到減輕邊患壓力的目的,而不是要幫助滿都魯。

就是單獨與滿都魯部開邊市也不是真為了互通有無,而是為了讓癿加思蘭部看著滿都魯獲益而眼紅。

總而言之,在下覺得,最上策就是讓滿都魯自己和癿加思蘭互相打去,我們坐山觀虎鬥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自己出手。”

聽方應物鞭辟入裡的分析過,楊巡撫心裡就拿定了主意。他又問道:“那你覺得,如果不答應這個條件,滿都魯還肯不肯接受?”

方應物冷笑幾聲,“愛來來不來滾!這次是他要求到我們,又不是我們去求到他。”話說到這裡,楊巡撫心頭大定,又與方應物閒談了幾句。

這時候,奉命護送孛忽羅回公館的軍士進屋來稟報:“剛才出了衙門後走過一條街,忽然有汪太監的人來邀請韃子使者,我等阻攔不住,那韃子使者竟被汪太監請走了。”

楊巡撫苦笑不已,這汪直還是按捺不住啊。方應物卻一拍額頭,大叫一聲“壞了”!

隨即他對楊巡撫解釋道:“那汪直生性對邊功十分著迷,為人又急功近利,十分短視。若聽到有夾擊癿加思蘭部的機會,他估計不會放過!”

方應物記得,在史書上汪太監極其熱衷武事,常年在外巡邊,為了邊功確實不擇手段,連殺外族使節團冒功的事情都幹過。如今有這麼一個不錯的機會,那汪芷八成不會放過。

這種戰功對楊巡撫用處不大,因為巡撫是不敘戰功的,但對別人可不見得。(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ps: 哎,某人產前憂鬱症ing,先寫到這裡。

第一百六十二章 此子大有前途

當夜汪直設下宴席款待孛忽羅,等孛忽羅從鎮守太監府回到公館時,楊巡撫派人去打探情況。

果然像方應物所猜測的,在宴席上汪直同樣與孛忽羅進行了交涉,孛忽羅也同樣提出了夾擊癿加思蘭部的條件。但與楊巡撫不同,汪直當場表態答應。

這讓孛忽羅十分詫異,巡撫那邊雖然沒有當面拒絕,顯然是不想答應,但這汪公公卻痛痛快快的答應了,那他這個使者到底聽誰的?汪太監和楊巡撫到底是誰說了算的?

楊巡撫忍不住撫須長嘆,做點事真難,想沒有掣肘更難!這汪太監真是不肯輕易放棄機會的,更不會無所作為,定要想方設法插手。

此後又過數日,汪直髮了帖子給巡撫行轅,道是要登門造訪。

方應物對此分析道:“汪直年少得志,很看重面子。目前他與撫臺觀點不同,如果僵持不下,最後只能各自上各自的奏摺。

但是到了朝廷裡,這汪直也沒有把握。如果朝廷真的駁回了汪直的奏疏,那對他自己的威信是個很大損害。他不想冒這個風險,所以要主動登門造訪。”

方應物說的很有幾分道理,在地方上鎮守太監和官員有所不同。地方官員的權力來自於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