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1 / 4)

我們先打東吳!劉曄笑道:現在馬上集中部隊,發動渡江戰役,到時候,我們攻其內陸,劉備攻其外,兩下夾擊,相信不出個把月的時間我們就可以看到東吳被滅了,東吳被滅,蜀漢也就是等死的份了,到時候,我們就是最大的贏家,一統華夏了。

啊?曹丕有些吃驚:老劉啊,現在就出擊啊?是不是有點早啊,再說了,就算是現在就出擊的話,為什麼是攻打東吳而不是攻打西蜀劉備呢?

那麼您說為什麼要攻打蜀漢而不是東吳呢?劉曄反問。

很簡單嘛,曹丕回答:現在東吳做出了求和姿態,我們怎麼好不幫著他反而打他呢?這樣做未免有些太不仗義了吧?不是有這麼一句古話嘛——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總之,政治影響比較惡劣,所以,我們不如接受東吳的受降,然後與東吳合力夾擊蜀漢,讓孫權和劉備的主力軍作戰,而我們趁虛攻擊劉備的後方,反正都是收拾掉一家,為什麼我們不趁機收拾掉劉備呢?對吧?

腦袋進水了吧?劉曄心裡暗笑:你還講起仁義了,逼著劉協退位這種事情都做出來了,還有什麼仁義可說嗎?至於那套迂腐的古訓,擺脫你不要隨便亂套啊,現在也就劉備和孫權兩家了,還都是勢成水火,你這套仁義是做給誰看的啊,就說你想收拾劉備的心情更迫切一些好了,真是,比起你老子,你真是差遠了啊,但是我們不能這麼說啊,得換一個角度。

於是,他想了想,心中有了主意:老大,我先打東吳當然是有著充分理由的,且聽我慢慢道來啊。 。。

37—02:抉擇,袖手旁觀(2)

您說您說。

曹丕擺出了洗耳恭聽的姿勢。

如果我們先對付蜀國的話這一仗可就打不起來啊,劉曄笑著說:您想啊,蜀國距離咱們比較遠,吳國近一些,所以,一旦我們興師動眾的話,劉備一定會回師救援,看看現在的動作吧,劉備雖然已經深入吳境三百里,可是並沒有和孫權發生什麼太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說明劉備也在有所保留,因此,如果我們把矛頭對準他們的話撈不到什麼好處。

有點道理,曹丕點頭:不過先生啊,難道您就沒有考慮到這樣一種後果嗎?我們攻打孫權,孫權轉向向劉備求和割地,他們一旦聯手的話我們不是同樣無法撈到什麼好處嗎?

難道陛下不覺得還有一種可能嗎?

哪一種?

我軍攻勢甚猛,吳軍損失慘重,劉備新仇舊恨,再加上形勢所逼,必然會放棄聯手吳軍的計劃,而加緊攻勢以便與我軍搶著爭割吳地,到時候,東吳必然被我們聯合剿殺了啊。

嗯……曹丕沉思了一番,還是說道:先生說的有點道理,但是這兩種可能都是有可能發生的啊,所以,我覺得還是再議吧,再等等看,等他們打得差不多的時候再說。

但是這樣的話也就是明著幫助孫權啦,劉曄苦笑,看來這一次又要被否決了:孫權會肆無忌憚的把全部精力放在劉備的身上,到時候咱們也甭想渾水摸魚了,劉備,必輸無疑。

那樣的話就好辦了,曹丕一拍大腿:反正都是幫襯孫權,索性好人做到底,這一次不是來稱臣了嘛,我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封他為吳王,你看怎麼樣?會不會激發他和劉備死拼到底?

不能啊,劉曄感覺兩眼發黑:您如果非要坐山觀虎鬥的話也不能給孫權這個名分啊。

為什麼?曹丕不解。

他是假裝投降吧?

對啊。

如果躲過這一劫的話他是不是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低聲下氣了?表面上納貢,但是實際上根本就把您的命令當一回事?

是啊。

那您會不會攻伐他?

會啊。

那麼他就會這樣鼓動手下的民眾:我可是堂堂吳王啊,一直畢恭畢敬的納貢,現在卻來打我,我咽不下這口氣啊,他們北方人欺負我們東吳沒有人嗎?我們一定要反抗到底啊,到時候我們在收拾他們就很困難了,一者,打敗劉備士氣高漲,二者,積累起了對我們的仇恨感。

真的嗎?曹丕半信半疑:有那麼懸乎嗎?你不會每一次都猜得這麼準吧?我趁著他還沒有恢復元氣的時候動手還不行嗎?

劉曄無話可說了,如果曹丕肯聽自己的話早就聽了,話說到這份上擺明了是沒戲了,算了,你愛咋咋地吧,我不管了。

於是,曹丕按照自己的計劃封孫權為吳王,滿朝文武全來道賀,吾皇聖明啊,一統華夏真乃大勢所趨!

獨有劉曄仰天長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