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2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戰爭一觸即發有人為此憂心忡忡,有人為朝廷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無比振奮。

慶曆四年二月三日,西夏限期內未作出答覆(估計信使從東京還沒跑到興慶府。),大宋朝廷再次招開大朝會;

朝會宣佈決議——伐夏

昨天求票,沒求到,有書友擔心我因此寫不下去,昊遠在此說一聲,不必擔心我以前就曾說過,只要寫了,我就會有始有終哪怕連訂閱的人都沒有了,昊遠仍會完成它這是昊遠做事的原則。

最近更新慢了一些,(但會保證不斷更)是因為編輯建議昊遠開本新書,昊遠正在大力收集資料,每天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閱讀、整理這些資料,以期給大家奉獻一本更好的書謝謝各位還在看昊遠書的朋友,謝謝

第三百七十七章更蕩胡天一萬程

第三百七十八章 蘭州首戰

第三百七十八章蘭州首戰

慶曆四年二月初五,蘭州。

種世衡、唃廝羅、折繼閔三人立在點將臺上,臺下是巨大的軍陣,如同無邊的荊棘叢林鋪開在大地上萬宋軍居左,紅潮如浪,五萬青唐騎軍居右,戰馬嘯嘯,由於裝束多有不同,看上去就象豹子的毛皮般斑駁。

此次大宋給唃廝羅送去了堆積如山的絹和茶,一箱箱的珠寶,又許下甘、涼二州的戰後紅利,唃廝羅再無遲疑,同意出兵與大宋伐夏。

嘝廝羅今年四十六歲,雖是吐蕃裝束,但風度卻很顯儒雅,他掌控的總兵大概在七萬左右,但真正算得上精銳的,也就是臺下的五萬人了;而且吐蕃分裂已久,目前雖然都歸附於唃廝名下,但許多部族平時常常是各自為政,如同一個個部落組成的聯盟。

臺下的五萬青唐軍中,有吐蕃人,有羌人,有回鶻人,甚至還有党項人,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有漢人才會幫著外族打自己人,党項人也會,李元昊統屬党項八部,党項內部一些權力鬥爭的失敗者常常會選擇投奔唃廝羅。

二月初春冰未消,轅門西風旗漫飄。

鐵甲寒透金戈冷,戰鼓聲摧天地搖。

種世衡鬚髮飄飄,立於點將臺前致完誓師辭,最後持劍在手大聲喝道:“此戰只許勝不許敗許招討作為三軍主帥,曾於三軍將領面前以天子劍立誓,此戰若敗,誓不過橫山,當自刎於三軍陣前以謝天下

今日,我種世衡同樣當著爾等面前起誓,不平興慶府,誓不過橫山同樣自刎於三軍陣前酒來”

三軍共飲仰天而幹然後酒碗猛地一砸漫山遍野的大軍同聲吶喊:

不平興慶府,誓不過橫山

不平興慶府,誓不過橫山

……

“祭旗”

種世衡一聲令下,十來個党項人被拖到臺前,硬按於木樁之上,身後各站著一個負責祭旗的大漢,上身鼓騰的肌肉坦露寒風中,手上的大刀刃鋒如雪,映面生寒

“斬”

祭旗的大漢得令,抄過一碗烈酒噗的一聲噴在刀面上,將碗一摔,然而奮揮刀而起大刀落處,人頭滾滾血濺旌旗

在轟隆的戰鼓聲中,九萬大軍血氣升騰,隨著烈烈的帥旗,洶湧而去方向,西夏天都山

蘭州西北面的咯羅川附近,駐有西夏卓囉和南軍司。李元昊實行的是全民皆兵制度,目前連所有的老弱輔兵一起算上,大概兵力接近四十萬人;

這個數字雖然龐大,但這種全民皆兵制度下,真正能稱得上精銳的不會超過四分之一,加上這兩年與宋遼之間的戰爭折損,就算戰後補充,精銳之兵也不會超過十萬。

以黃河為界,李元昊把所有軍隊劃分為左右兩廂,下分有十二個監軍司,相當於後世的軍區劃分,每個監軍司設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各一人,由党項貴族擔任;

都統軍之下設指揮使、教練使、左右侍禁官等幾十個職位;而每個軍司根據地方不同,士卒數量也各不相同,通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士兵人數就會多些。

卓囉和南軍司與蘭州距離不過幾十里,蘭州這邊如此浩大的軍隊調動,自然瞞不過西夏人,事實上種世衡他們也沒想過要瞞天過海,他們西路軍的任務就是硬碰硬,一路砍殺過去,儘可能多的將夏軍吸引過來,給中路軍創造直搗黃龍的機會。

九萬大軍出蘭州數十里,便迎頭遇上了三萬夏軍,由統軍使都臥帶領,青一色的騎兵,看到大宋與唃廝羅的聯軍勢大,都臥並不慌張,唃廝羅一直被西夏壓著打,若不是仗著青唐城高牆厚,早被西夏給滅了,對上吐蕃軍,夏軍有絕對的心裡優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