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3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的炮彈,供彈用25發的單鏈。按說這種比機槍重,但有沒有火炮威力大的武器應該沒啥作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此物在布林戰爭中給英國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教訓。狡猾的布林人經常隱藏在岩石或者樹林後面。然後架設好只有185KG重的呯呯炮。接上25發彈鏈,先用一發炮彈進行較射。隨後在鎖定目標後,一口氣打光25發炮彈直接覆蓋目標區域。25發炮彈將在5秒內全部打出(呯呯炮的射速開始是400發每分隨後降為了300發,因為馬克辛本人覺得400發太快)。在一陣硝煙過後,對面的英軍炮兵陣地上什麼也剩不下。雖說英軍炮兵素質很高,但是呯呯炮用到是無煙火藥,而且射擊過程十分短暫,你要反擊都找不到目標。所以說英國人在吃了大虧後,果斷的從駐紮南非的英軍哪裡運來了57門呯呯炮,這才重新奪回了步兵武器的優勢。要是問呯呯炮有什麼缺點嗎?這個嗎?最大的缺點就是炮彈太貴了,一發一磅炮彈居然要6先令6便士。而如果讓呯呯炮打上一分鐘的話,那就要打掉整整90英鎊的炮彈。難怪當年丹麥國王說這種武器只要打上2小時就會讓我的王國破產。但是相對於它巨大的作用,還是很值的,無論是對付步騎兵還是偷襲炮兵,呯呯炮在當時都是無雙的利器。英帝就在布林戰爭中採購了上百萬發炮彈。…。

。…。

所以本著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的原則,只要有錢,徐傑還是決定購買一些呯呯炮。當然了馬克辛機槍是要大量採購的,徐傑對付那些豬突的日軍,只能靠這些自動武器的絕對火力優勢去應對。

在重機槍和機關炮武器確定下來後,徐傑還需要一種可以伴隨步兵衝鋒或者在行進中遭到突然襲擊可以立即轉入備戰狀態的武器。這就是傳說中的輕機槍(先汗一個)。至於輕機槍的製造,這個再當時的條件下並沒有什麼難度。。甚至是氣冷輕機槍都沒有問題。例如美帝的勃良寧M1895型機槍(這款機槍資料很少,百度找不到,筆者實在海陸空天慣性世界上找到的,也只有一張圖)要說輕機槍,徐傑倒是有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英國在一戰中使用的劉易斯機槍,改槍最大的特點是使用了風冷的冷卻方式,火力連續性上卻接近水冷機槍。而且相對於維克斯機槍50KG的重量,劉易斯機槍僅僅14。9KG(包括47發的彈鼓)。而在成本方面,無論是造價還是工時。劉易斯只相當於維克斯機槍的六分之一!!而在這裡需要著重說明的就是劉易斯機槍的散熱體系。他的散熱套並不是被動的用裡面的冷空氣散熱,而是在射擊的時候,高溫燃氣會在槍口位置形成真空,這樣一來槍管後面的空氣會進入,進而冷卻槍管,整個冷卻系統有點像現在的坦克炮抽菸裝置。而劉易斯機槍的自動機設計更是經典,德國的MG42和美帝后來的M60都是這種設計思路。當然了,是否真能生產出來。這個還要看實際情況。另外一個讓徐傑有些難受的就是,劉易斯機槍的彈鼓設計。彈鼓有的時候會因為環境問題而出故障,而47發的彈鼓火力連續性也確實差一些。如果能改成彈鏈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好吧,劉易斯可能超前了,大家多多擔待吧--!)。…。

喜歡的讀者們投個推薦票吧,弄個收藏吧~如果今天推薦能到1950,或者收藏能過700就雙更~~~~~

另外推薦一下海軍小說《大國海魂》別的不說,作者對問題和歷史的把握相當到位,現在如此細心寫小說的人不多了~~

第七十五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

有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火炮是戰爭之王!”這句話即使放到2戰也是相當有道理的,蘇軍驚天動地的炮火準備,和美軍精準有效的VT空炸引信炮擊,都給德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句話放到甲午時期,更是至理名言!再猛的機槍也怕火炮,無論是普法戰爭中的法國排槍還是日俄戰爭期間203高地上的俄國機槍陣地,都在克虜伯火炮和本子的280重炮的打擊之下灰飛煙滅。所以,光搞機槍是不可能打贏甲午的。而至於火炮選擇。徐傑在絞盡腦汁想了幾天後,終於理出了一個大概的思路。

北洋的招牌火炮克虜伯75MM行營炮還是需要保留的。不錯的效能,而且北洋也裝備了不少,本著能用好用的準則,徐傑決定有機會繼續採購。但是單純採購75MM炮絕對不夠,而為了以儘可能少的資金獲得儘可能高的戰力。徐傑決定先把迫擊炮這種東西搞出來。說實話,迫擊炮這東西的原型很早就有了,迫擊炮就是臼炮的改版。是日俄戰爭期間一個叫尼古拉耶維奇的人用一個海軍47MM炮發射長尾炮彈客串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