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當時是為了對付逼近的日軍而設計的。你還別說,這東西后來在1戰戰壕戰中被髮揚光大。。…。
要說迫擊炮的有點還真是不少,射速快,結構簡單,射擊幾乎沒有死角,最關鍵的是火炮加工難度小,炮管比較短,膛壓比較小,對炮管加工要求不高。而且不用各種複雜的火炮伺服裝置。重量輕便於機動。。好處多多啊。至於炮彈?經濟上的優勢更明顯了,一般野炮的炮彈殼都是銅製的。而迫擊炮的炮彈可以用鑄鐵,真真正正的便宜啊。這對工業落後的清國來說可是相當實在的。至於具體迫擊炮的種類,徐傑決定參考以下幾種迫擊炮作為今後迫擊炮裝備的主攻方向。而考慮到北洋孱弱的工業實力,火炮開始要在義大利造了,北洋開始最多也就生產炮彈了。至於各種迫擊炮的母型,徐傑也想的差不多了,決定以當年民國時期的一些迫擊炮為原型。(你還別說,民國別的炮不行,迫擊炮還是有些水平的。)
60MM迫擊炮,以民國31式迫擊炮為原型。在1942年量產。在抗日戰爭時期造了2770門。(抗戰結束後造了8515門)初速148,射速18發每分,重量18KG。以4包裝藥時發射,有效射程1440米。很不錯的資料,而且成本和技術難度絕對不高,連國民黨都可以量產。。…。
82MM迫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