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武器失去效用。而細緻的德國人則在冷卻水筒。終極側位提醒你:看後求收藏123‘讀‘書~網,接著再看好方便。槍架部分設定了防護裝甲用來保護冷卻水系統和主射手。(當然了英法後來也不笨,人家沒有給機槍設定裝甲,但是主射手有類似龍蝦的鋼板裝甲進行防護,恍惚中有一種讓人迴歸到騎士時代的感覺)最後一點,就是德國MG08機槍的高精度,其高精度來源於2點,一是穩定並且可以進行微調的橇式支架。二是專門配備的蔡司2。5倍瞄準鏡。(在這裡我們不能不佩服德國當時的光學技術,有的1戰時用到2。5倍瞄準鏡,直到現在居然還可以清洗成像~~)再有瞄準鏡的情況下,MG08機槍的面對小叢集目標在2000米距離內直射有很好的精度,而如果使用間接設計,即使在4000米內都有一定的殺傷力。而維克斯機槍一般射程在2900碼到3500碼之間(因為用的彈種不同所以射程有些差別)。…。

所以綜合考慮下,徐傑對馬克辛機槍的改動有如下安排:第一,將原版馬克辛機槍的槍機上方的彎曲解鎖機構倒轉過來,可以講機匣整體高度降低2英寸。同時改進拋殼口,將原版馬克辛機槍的向前拋殼改成向後拋殼。第二,水冷卻系統參照德國的MG08設計,並安置適當的防護。第三,槍架使用維克斯的三角架,但同時具備部分微調功能。兼顧重量和效用。第四,機槍彈用德國標準的7。92*57無煙發射藥子彈。如果可以,裝備德國蔡司生產的專業光學瞄準鏡。於是乎,徐式1889年版馬克辛機槍的設計特點就新鮮出爐了。至於對後世的影響,可以用當年參加甲午戰爭的漢納根的一句話來評價。1889年版改進機槍射出的子彈就是一隻“飛旋的火龍”。

第七十四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

但是有了機槍並不代表就可以發揮出它強大的火力,還需要一套完整的保養和射擊準則以及高素質的機槍組去操作,方可發揮出機槍巨大的殺傷力。說道機槍射術,徐傑就不由得想起電視上雙方機槍手用機槍宛如掃地般的來回射擊,這在一般人眼中充滿了氣勢。但是在徐傑這種軍人眼裡,這玩機槍的主是一點經驗都沒有啊。要是1戰2戰中的各國射手就這水平,哪機槍就不用裝備了。除了浪費子彈一點用處都沒有。

說道機槍射術,主要分為兩種射擊方式,一種就是直瞄,這種方式顧名思義很好理解。其中射擊的方法根據作戰目的不同可以分為定點射擊,搜尋射擊,迴旋射擊,正面射擊,斜向射擊(與對方散兵線成一定角度),和縱向射擊。而另一種射擊方式就是間接射擊。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機槍抬起一定角度,子彈以一個拋物線的方式進行射擊。這種射擊在戰場上反而殺傷力更大。所謂的老兵怕機槍而不怕火炮也是因為這種射擊方式。因為老兵可以根據炮彈在空中發出的聲響而躲開,但是機槍不行。。因為射速太高,你只能聽見一連串子彈劃過空氣的聲音,根本沒法斷定子彈到地從何而來,落到何處。而且這種設計方式可以越過掩體直接射擊隱藏在掩體後的步兵,這才是最關鍵的。。…。

而對於機槍陣地的佈置,也十分有學問。一般人都知道機槍要形成交叉火力,這點確實沒錯。但是在實戰中,機槍的佈置還是要根據情況的,一般有機槍的陣地都會將重機槍佈置在戰場正面,用於應對敵人正面的進攻。同時還要在側面佈置輕機槍,這一是為了用短促的縱射來重創對方的散兵線,同時也為了對付敵人在側翼的機槍陣地。側翼的機槍佈置不要求火力有多猛,但是一定要能機動。同時機槍與炮兵之間也有相應的配合,機槍攻擊總有一些照顧不到的地區。甚至是射手故意留出來的地區,在這裡,敵人很容易集結兵力進行反擊後者進攻,在這種情況下,炮兵就需要彌補機槍的空隙。總之,隨著戰場形式的不斷變化,指揮官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機槍陣地。並把機槍的火力覆蓋範圍都標註出來。絕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將機槍一條線佈置就行了。

至於如何保養機槍,徐傑所知就十分有限了。憑藉自己看過的資料,雖說對保養機槍和使用機槍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但是依然不足以去完全寫一本如何使用機槍的書,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先把記憶中的內容記錄下來,然後再讓部隊在實戰中摸索吧。。…。

把重機槍的問題解決了以後,徐傑又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呯呯炮”幾個字。這東西對於一般人來說不熟悉,但是對於徐傑來說,卻知道這東西可是代表著野炮殺手的角色。這東西和馬克辛重機槍一樣,不但是一個人設計的,連原理都基本相同。不過使用的確實1磅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