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動,周鳶和林依以及其餘的同事們也分頭負責這其中的各項任務,爭取讓湯鼎國際小區的居民們早些擁有更高品質的社群生活。 林依忙著手頭上的工作,也不忘記對周鳶說:“嘖嘖,鳶鳶啊,今天的你可不是說日子過得像路易十六看不到頭了” 周鳶在和負責城市書房的工作人員對接聯絡,湯鼎國際小區內要建設第二個城市書房,為更多的社群居民提供閱讀的公共空間,創造一個愛讀書、多讀書的閱讀氛圍,而且城市書房的建設也能對湯鼎國際小區居民甚至周邊居民的閱讀興趣起到有效的輻射帶動作用,總之,是百利無一害的一次建立推進。 小區裡很多居民的孩子們才讀小學,正是需要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時候,而他們的父母大多數下班時間要比小學的放學時間晚,這段時間有些孩子會回家,由家裡的長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負責帶,而有一些則在外面自己玩。 長輩帶孩子,更多的是側重孩子的一日三餐,總是會關心他們晚上想吃什麼,但關於學習讀書這方面,很多長輩其實自己也不太懂。 這時候城市書房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有專門的兒童閱讀區域,正是適合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們讀書,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裡面,如果有淘氣的小朋友追逐打鬧,工作人員也適時的出面制止,不會讓他們影響到其他想讀書的孩子們。 湯鼎國際預備建設第二家城市書房時,在小區的公示欄裡發過資訊,絕大多數的居民是支援的,就連小朋友們,也覺得城市書房裡賣的零食都比外面賣的要好吃,分明是一模一樣的東西,進了城市書房,彷彿經過了一層知識的洗禮,味道都昇華了,而且幾個好朋友一起學,要比自己一個人效率要高。 他們絕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即使有二胎弟弟妹妹,他們的弟弟妹妹也不過才一兩歲,話都說不利索的年紀,根本沒辦法陪他們一起玩耍,所以他們也喜歡幾個人湊在一起商量著學習,不會的還能互相請教一下。 其實對接工作輪不到周鳶來做,但他們辦公室,除了周鳶和林依年輕點,都是些工作很多年甚至快要退休的“老油條”,自然是想著怎麼清閒怎麼來,所以這些事情也都落在了周鳶頭上。 因為城市書房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屬於公益性質的,起步階段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投入,而後續的發展則需要他們共同謀劃,才能讓城市書房更好的在湯鼎國際小區裡延續下去。 江塢的城市建設做的很好,城市書房遠遠不止一家,但其中也不乏因為規劃不善、地理位置不便等多重原因導致沒幾年就倒閉的情況,所以他們在規劃時也想了很多種策劃後續發展的措施內容。 林依忍不住調侃:“有沒有感覺自己拿著幾千塊的工作,操著的心可不止幾千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