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是絕對具備為日本在短時間之內打造出一個完善的火力發電體系和供電網路的,雖然這樣的代價是建立在火力發電巨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汙染物的排放之上。
事實上,9月7日共和國就已經有一家企業來到日本和剛剛成立不久的日本總務院對華招商引資工作委員會引薦之下,成功與日本總務院工業部和能源部接觸,曾成功打造紅水河梯級電站開發骨幹工程之龍灘水電站的該企業,所傾力打造的該水電工程安裝九臺700MW的水輪發電機組,年發電量187億度的同時,也有著兩百米高的水壩高度、八百米的頂長,工程總共耗掉了700多萬立方米的混泥土。
從1927年正式開工建設到1936年正式併入共和國南方供電電網的該水利工程,在為共和國工業騰飛注入澎湃電能的同時,也為修建該水利工程現名為華夏電力開發第二集團打出了名氣,為該集團在1933年龍灘水電站二期工程完工之際,成功拿下長江水域最重要的也是為將來三峽水利工程積累經驗的葛洲壩水利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已經在42年正式投入運營使用的葛洲壩水利工程則徹徹底底讓華夏電力開發第三集團成為了共和國最大的水電開發企業,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