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3 / 4)

小說:大國無疆 作者:開蓋有獎

區發展,所以綜合所有因素考慮,日本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毗鄰共和國沿海地區也就是主要有色金屬消耗地區的日本,有著很好的交通優勢,同時日本也是一個工業為主的國家,雖然他們的工業實力如今與共和國相差有很大一截,但在有色金屬冶煉方面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最起碼招聘到的工人培訓上崗週期,肯定比長期在日本奴役統治之下只會農業種植和開礦的朝鮮人要短得多,而生產所需的電能和水能也是毋需考慮。

對於中冶集團而言,他們在日本開辦工廠,不需要考慮到市場銷售問題,也不需要考慮到職工患職業病、生產汙染物排放等問題,他們此行到日本似乎只需要考慮到三個小問題。

第一就是政策問題,這個問題已經隨著共和國與日本兩國恢復外交關係,並且兩國企業交流與合作日趨進步之中便可以窺見未來,而日本政府陸續出臺的政策也是極其有利於中日兩國經濟合作的,所以中冶集團基本可以忽略掉這個問題,雖然日本境內目前還有不少腦子少發育了很多年的軍國主義分子可能出來搗亂,但在整個國家政府的強力壓制以及之後中冶集團可以為當地人民就業、增收等所能帶來的鉅額好處的相互作用下,問題變得徹底可以忽略。

同時,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就是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和能源,當前中冶集團在共和國國內最大的生產集中地區是在湖南和江西,兩地豐富的鉛、鋅、錳等稀有金屬資源的儲量,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和充足的水電供應,這個生產集中區的優勢也就體現於此,而到了自然資源貧瘠的日本後,就不得不學習中冶集團在沿海地區的生產模式了。

澳大利亞始終是中冶集團最大的原料海外供貨地,長期以來中冶集團在沿海的生產企業所需要的礦產都是來自於澳洲,中冶集團也在澳洲購置了不少礦區開採權,所以利用廉價且便利海運的方式將原料從澳洲運抵日本是可行的,再加上共和國的一些焦炭企業、石化企業也有意到日本投資設廠,唯一難以解決的就是電能問題,因為日本當前所擁有的發電電量和供電電網,是不能滿足中冶集團的電能需求的,事實上這也是唯一困擾日本政府的引入華資難題。

人類的工業時代自邁入電力之後,所有的社會生產與經濟活動,似乎都已經與電不可分割,生產當中的冶煉、切割、焊接等需要電,產品銷售出去後的正常工作也需要電,連主要依靠化學能源的汽車、飛機等上面也必須有電,可以說在當今的這個時代裡,沒有電就沒有商品市場經濟,就更加沒有這個繁榮的電氣化工業時代,日本的不發達工業體系所建立的電力依賴關係,很顯然必將在未來迎接很艱鉅的“電能”挑戰。;

因此,在中冶集團訪日考察團從八月七日正式開始的對日考察中,重點考察的就是日本的重工業地區。

因為日本的絕大部分重工業都在沿海地區,所以從東京灣到九州島的北部是日本的重工業帶,中冶集團重點考察的是東京至橫濱區間、大阪至神戶區間、近代鋼鐵城千葉、有本土煤炭產業基礎支撐的九州島北部的八幡,中冶集團最看重的也就是有煤炭產出的九州島北部地區,因為煤炭能夠帶來焦炭和電能,而這兩樣也是中冶最為不可或缺的生產條件。

隨著八月二十四日的“博鰲亞洲中日企業對話交流大會”順利的隆重閉幕,兩國企業間的交流為中冶集團的考察團帶來了新的挑選契機,因為在此大會閉幕之後不久,共和國的許多大型企業就相繼與日本訪華企業簽下了合作意向協議,即將引來大量共和國企業入駐、大批投資資金湧入的日本儼然已經成了一個香餑餑,在這樣一個條件之下,作為共和國最大的電力企業也自然不是瞎子。

共和國的大量企業在日生產必然要帶來巨大的電能需要,光是憑藉日本當前發電企業和供電網路是無法支撐起龐大的工業電力消耗的,深知這一點的日本總務院工業部、商務部、能源部等也在和中冶集團的接觸中知道了日本的電力缺乏問題,所以當共和國的電力企業與進入日本將沒有任何政府方面困難之後,中冶集團的擔憂就全部消除了。

作為共和國最大的水電、火電所需發電機組與裝置,以及高壓電纜、變壓裝置等最大生產商的中國河池電力工業集團,是當年復興黨以亞美集團名義在柳州投資建廠後不久,即復興黨實力擴充套件至河池地區後不久就在河池建立了電力工業產業叢集城市,所發展出來的電力裝置龍頭企業,再加上在廣西境內紅水河梯級電站利用、雲貴川水利工程建設、蒙古省火力發電網建設等,以及共和國籌劃中的三峽水利工程,可以說共和國的電力相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