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5)

。重度腹瀉,在結合藥物治

療的同時,給孩子喝胡蘿蔔湯也有輔助治療作用。一般二至三天就能止瀉,

直至完全痊癒後停服胡蘿蔔湯。

11。寒瀉:冶宜溫中散寒,可用理中湯加減,並可各服純陽正氣丸,每次

九克,每日三次。

12。溼瀉:胸悶胃呆,肢體沉重,口中粘膩,大便多為水分,腹痛不甚,

苔白膩,脈濡細。治宜芳香化溼,可用藿香正氣散加減。

13。熱瀉:發熱口喝,小便短赤,有時噁心嘔吐,腹中痛一陣,瀉一陣,

肛門灼熱,大便為黃|色糜狀,臭氣極大,苔黃,脈數。洽宜清熱利溼,可用

葛恨芩連湯加減。

14。暑瀉:夏天腹瀉,煩熱口渴,頭昏,微發熱,胸悶泛惡,汗出倦怠,

苔黃膩,脈虛大。治宜清暑利溼,可用六一散合香連丸加減。

15。傷食洩瀉:多有消化不良症狀,如泛酸噯腐,胸腹飽悶,腹痛而瀉,

瀉而痛減,矢氣較多,大便極臭,苔黃膩而厚,脈滑大,治宜消導運化,可

用木香檳榔丸吞服,每次六克,每日二次。16。肝氣乘脾洩瀉:多見於精神緊

張,情緒抑鬱,易動怒的人,稍一緊張或發怒,即發作腹痛,腹瀉,時易反

復,經久不愈,舌質淡紅,脈弦。治宜抑肝扶脾,可用痛瀉要方加減。

17。脾虛洩瀉:面色萎黃,不思飲食,神疲乏力,手足清冷,瀉下水谷不

化,舌苔白膩,脈象濡弱。治宜健脾補中,可用參岑白朮散加減。

18。腎虛洩瀉:慢性洩瀉,病時已久,除每日必瀉數次外,並多在每日清

晨五更洩瀉,必有腹痛腸鳴,瀉則迫不及待,瀉去則安,所以又稱“五更瀉”。

下肢及腹部多覺冷,舌淡苔白,脈沉細,治宜溫腎補火,可用四神丸吞服,

每次九克,每日二至三次。

19。 受寒或傷食腹瀉,可用建神曲十五克,煨姜二片,煎湯服,每日二

次。

20。燒酒浸楊梅,一月後可取食,每服二三枚,每日二至三次。

21。久瀉服諸藥不效,可取新鮮山藥,放在飯上蒸熟,蘸白糖代點心常服,

或常食糯米粥也有效。

22。慢性腹瀉,久治不效,可在方中加入螞蟻草三十克,有一定效果。

【拔罐療法】

1。取|穴:神闕。

治法:採用單純罐法或敷蒜(姜)罐法。灸罐法、溫水(姜、蒜水)罐

法、徐藥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鐘(嬰幼兒留罐約二分鐘),每日一次,

病情明顯緩解後改隔一至二日施術一次。

2。 取|穴:從肝俞至小腸俞的膀胱經上尋找壓痛點(如無壓痛點,則自上

而下每次取一至二對俞|穴)、水分、盲俞、陰交、天樞、關元、足三里(交

替)、三陰交(交替)。

治法一:每次取背部痛點或一至二個俞|穴,腹部二|穴,下肢一|穴施行挑

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鐘,三至四日施術一次;或施以出、留針罐法,面板

針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鐘,每一至二日施術一次。

治法二:採用單純罐法,貼敷姜、蒜、傷溼止痛膏罐法,塗姜、蒜、風

油精等藥罐法,溫水罐法等。屬虛寒型者,宜選用灸罐法。均留罐十至十五

分鐘,每一至二日施術一次。

3。取|穴:隔俞至骶尾兩側膀胱經內側循行線及沿線上的壓痛點。

治法一:先在兩側膀胱經走罐至區域性潮紅,然後在疼痛反應點上閃罐五

至六次,每一至二日施術一次。

治法二:先在兩側膀胱經上塗姜、蒜汁或雲香精、風油精等,然後施行

密排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鐘,每一至二日施術一次。

4。取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患者取俯臥位,頭偏向一側,

左右臂自然放置軀幹兩側,用五至六厘米直徑的玻璃火罐,用閃火法使火罐

吸住面板,沿背部脾俞、胃俞至大、小腸俞,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推移

火罐,反覆推移二至三遍。動作要緩慢,用力要均勻,面板充血發紅即可起

罐。每日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