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這番大動作直接導致了六部很多部門都有了空缺,直接影響到了朝廷的運轉,這自然是不行的。
但這世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想要當官的人,在太子和以宰相章合為首的一干文臣左右拉扯了三天後,這空缺的位分別被二人以各佔五成的份額給瓜分了。
太子在朝堂上的勢力再一次大規模的增加了。
然而卻依舊處於劣勢。
這點人手的損失對於沉浮官場數十年的章合來說,無非就是暫時的陣痛而已。
現在位置是給出去了,但那些人能不能坐穩屁股底下的位置可還不好說。
這朝堂上,只要他章合一日不到,要多少黨羽都只是耗費點心力的事罷了。
而在各部門逐漸恢復運轉後一個當務之急的重要事情擺在了所有人的案頭。
河東的邊軍們還在鬧餉呢。
自收到訊息到現在秘境過去了十幾日。
想來河東的那些將官也都被大頭愛你們給圍了至少半個月了。
若是再不解決,怕都要被活活餓死在自己的府邸了!
最終,經過商議朝堂這邊派出李文作為朝廷欽差,命皇城司兵部以及派出三千禁軍沿途護送新軍餉前往邊關發放軍餉安撫邊軍眾將士。
至於這新軍餉哪裡來,這就要問被抄家的一百多位官員了。
這些官員許多都是東南出身,家產本就頗豐,再加上本就貪墨了一半的軍餉,最後一通抄家下來,趙明居然發現拿出了新軍餉後他還能剩下一百多萬兩銀子進自己的荷包。
當然明面上是充入皇帝內帑,因為軍餉本就有一大部分都是有皇帝內帑借給國庫的。
如今被這些人貪了抄家的銀子自然歸內帑,本來眾官員還不同意,特別是戶部尚書。
可當趙明拿出歷年來戶部向內帑借的銀子的文書後,所有人都閉嘴了。
如今,皇帝的內帑就是戶部最大的債主。
若不是皇帝的內帑在撐著,就這大宋一年比一年少的稅哪裡撐的起這諾大的國家。
而這次鬧餉影響最大的可不僅僅是文官那邊,邊軍全部鬧餉,丁家那邊可也一樣,大多都是軍將的丁家人可有不少都被圍了起來。
有那麼一些甚至都被憤怒的鬧餉士卒給直接殺了,但這些鬧餉士卒是不是真那麼憤怒就不得而知了。
這次鬧餉,丁家的損失也同樣不小。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