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位之第一位。
《三藏法數》:“【加行位】謂四加行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這段話大意是說,加行位菩薩因為得到了福智資糧,再努力增加身口意善行,從而進入歡喜地,住於平等的真如佛性狀態中,叫做加行位。
2007年6月28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25、懺悔——孝敬公婆
25、懺悔——孝敬公婆
一位朋友留言:慚愧,我的公婆已經過世了。以前由於不懂得道理,執著於個人的利益,在丈夫管家的問題上曾以各種藉口阻撓過,發生過矛盾。現在想來,羞愧難當,慚怍萬分。在此,深深懺悔,並恭請有老人在的各位朋友及時行孝,切莫如我欲養,而親不待,空留遺恨。
確實是這樣,媳婦應該很好地孝敬公婆。但是,在現實社會里,往往許許多多的家庭,婆媳關係都很難處。為了幫助媳婦及時行孝,我把電腦裡儲存的檔案《關於婆媳關係》獻給大家。僅供大家參考。
關於婆媳關係
資訊諮詢:請問當今社會,婆媳關係應該如何相處?
答覆如下: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據筆者觀察,傳統道德的缺失是目前中國家庭婆媳關係難以相處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高階知識分子家庭,還是一般文化家庭,都如此。
中國目前的“婆婆”基本還保留著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念。而現在的兒媳卻基本是20世紀70、80年代的人。70年代的人,經歷了*,傳統道德文化在這個年代被衝擊得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所以70年代的人的道德文化缺乏,出現很大的斷層。而80年代的人,是中國剛剛實施計劃生育的年代,這些人是家庭的寵兒,基本上都是嬌生慣養寵大的,所以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氣,直到成人也沒有改掉,特別是由於寵愛養成了任性、自私、冷漠、好逸惡勞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氣。因此,70、80年代的女人當上了媳婦,與婆婆相處時,在道德觀念上與婆婆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由此就會產生種種矛盾。下面我們列舉一些原因。
1、在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里,勤勞、節儉是人們所一直敬奉的,婆婆更是這樣。而70、80年代的女人由於社會和家庭的原因,往往喜歡所謂的享受“生活”,往往起床很晚,家務活不及時幹,或者乾脆就“看不見”,眼不見心不煩,或者找種種理由推託家務。特別是很多力所能及、舉手之勞的事情,70、80年代的媳婦卻仍然依賴、指使丈夫去做,令婆婆非常反感和氣憤。有人認為這是婆婆嫉妒媳婦奪走了“兒子”,使兒子不能經常在自己身邊。其實就筆者對一些夫妻觀察到的情況,基本都不是這樣,實際原因是因為兒媳的懶惰行為經常令傳統的婆婆忍無可忍。另外,70、80年代的女人認為人活著就是享受和“消費”,這也與具有傳統節儉觀念的婆婆格格不入。
2、熱情、守禮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曾經嬌生慣養長大了的女人做了媳婦之後,有的“任性”、“自私”、“冷漠”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氣仍然很重,甚至不清楚什麼叫做“熱情待客”。有的還反感他人的到來,討厭朋友、同事和親戚,只喜歡和丈夫在一起過二人世界。禮節往往是出於謙讓和尊敬他人的,所以這種媳婦自然在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顯得欠缺得太多太多。這就很容易讓傳統的婆婆氣憤不已。尤其是這樣的媳婦,由於是嬌生慣養出來的,往往很任性,性格逆反,不懂得尊敬父母、長輩,言行舉止輕浮而目無尊長、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甚至動輒耍鬧,讓傳統的婆婆更是經常忍無可忍。
3、在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里,賢惠也是女人所推崇的。所謂賢惠,就是能夠將自己的家庭打理得頭頭是道。作為女人,應該做到“六合”敬。在上要照顧、孝敬好老人,在下要教育好孩子,同時周圍要維護好與朋友、同事和親戚的關係。這才是賢惠。這才是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女人應該做好的事情。而實際上往往是媳婦仍然像孩子那樣嬌氣而幼稚,沒有家庭責任感,常常因為不懂禮貌而不能做到很好地孝敬老人,也不能很好地做好社交。這導致婆婆對兒媳的能力與修養經常發生懷疑和否定。
4、由於兒媳的不良習氣已經習以為常,所以當婆婆表現出不滿時,兒媳往往還不清楚是自己不良行為所致,從而認為婆婆是有意與自己找茬作對,於是矛盾愈演愈烈。
所以,因上述情況而引起的婆媳關係,對於兒媳應該主動反省自己的不足,使自己逐漸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