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百萬身家,自己一年都演不了幾部戲,每部片酬也不過上萬而已(已是那時邵氏簽約演員最高的價錢)。正因如此,邵氏的老員工談及老東家,至多會像唐佳那樣說“邵老闆養活了很多人”,但邵氏的“人工”真的很低卻是事實!
與今日的明星制不同,邵逸夫儘管成功打造了大批巨星,但在他眼中,明星只是自己公司流水線作業的一顆螺絲釘,成本絕對不能過高,凡是簽約邵氏的員工,都要接受低工資和長期合約。即便當年有意回港發展的李小龍,邵逸夫也只開出每部2000美金的片酬,相當於邵氏一線明星的水準,而且必須簽訂長期合約。還有為邵氏拍過多部賣座片的“冷麵笑匠”許冠文,要求自導自演沒問題,居然還想要分紅,自然犯了邵逸夫的大忌!
在邵氏獨霸香江的時代,邵逸夫的明星廉價制無人撼動。但70年代以後,隨著嘉禾及許多小電影公司興起,鄒文懷倡導利潤分紅和衛星公司制度,明星有太多選擇餘地,加之80年代新藝城又開了付給許冠傑一部電影片酬200萬的先河,邵逸夫的家族企業流水線模式明顯已經跟不上形勢。還好邵逸夫及時調整方向,將電影公司交給方逸華管理,自己專心去搞TVB電視臺,照搬藝員訓練班和明星廉價簽約制度,結果又獲得難以想象的成功!
反觀今日香港電影,明星片酬居高不下,沒了藝員訓練班,新人只能從歌手裡找,每年的戲是越拍越少,形勢愈來愈糟。邵逸夫那一套,若是財雄勢強的各大公司聯合來搞,或許不失為一個救市高招……
下篇:全球攻略
早在20世紀30年代,邵氏兄弟已將電影娛樂業由上海做到廣州香港,再至東南亞,成為名副其實的跨國公司。50年代末,邵逸夫以香港為製片大本營,一路攻城掠地,搶佔港臺東南亞市場之餘,又虎視韓日歐美,啟動製作、發行全球擴張戰略,縱然出師未捷,卻為日後以嘉禾為首的港片成功進軍國際打下基礎。
百年孤獨:邵逸夫影壇得失奇錄(5)
影展揚威:僅限東南亞
邵氏電影首次在影展獲獎是1958年的《貂蟬》,其時邵逸夫初到香港,不但注重提升製作水準,更全力策劃影片發行及宣傳推廣,參加影展則是塑造品牌、傳播美譽、增加賣埠的最佳手段。
《貂蟬》雖然獲得亞洲影展最佳導演(李翰祥)等四項大獎,最佳影片《四千金》卻是邵氏的競爭對手國泰出品。亞洲影展一度成為邵氏、國泰爭強鬥勝的戰場,後來因國泰老闆陸運濤及一干高層參加金馬影展時墜機身亡,“電懋”影業製作自此一蹶不振,邵氏遂獨領*。
亞洲影展本來叫東南亞影展,前三屆的大獎由日本影片捧走……難怪第三屆東南亞影展在香港舉行時,港督葛量洪致開幕詞曾幽默地說,“我才知道日本也在東南亞境內。”第四屆更名為亞洲影展,後來又改叫“亞太影展”(取亞洲太平洋之意)。
關於亞洲影展的地位,多次獲獎的邵氏名導演李翰祥頗有發言權:“我到日本拍《楊貴妃》外景時,翻譯向影界人士介紹我是亞洲影展的最佳導演,他們都面懵懵不知所云,好像連這個影展的名字都沒聽說過。原來日本的報章雜誌上,很少刊登此一影展的訊息。其實前三屆的東南亞影展,大家都用體育精神認真而誠懇的參加競賽。其中雖然也有些‘人情’似的小獎(譬如童星獎)發給港臺兩地,差不多所有大獎全部由日本包了的。而日本提名參展的影片,在他們看來已經是次一流的貨色,好一點的他們還保留參加戛納或威尼斯影展呢。儘管如此,也依然在東南亞影展中一面倒的大獲全勝。到後來為了要把日本影片推銷到東南亞地區,所以對影片得獎與否,更看得無所謂。每一年只不過隨便撿幾部三四流的影片和小有名氣的影星到大會上應應景,點綴點綴而已,只要新加坡的國泰和邵氏肯買片子就行了。”
別看亞洲影展不被日本影界放在眼中,邵逸夫卻相當重視,從林黛四度獲獎蟬聯影后,到邵氏影片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每屆都斬獲大獎,亞洲影展幾乎成了“邵氏影人佳作”的展覽會。亦因如此,邵氏操縱亞洲影展之說不脛而走,楚原對自己執導的《孔雀王朝》獲動作片最佳導演獎就毫不在乎,因為“事前邵老闆已問我要不要獎”。對於這種現象,李翰祥認為正常:“全世界的大小影展,無論嚴肅的程度如何,認真的情況怎樣,總不免或多或少的有些商業宣傳和競爭的目的,於是也就難免有些不可告人的內幕,但是也有些無可否認的成績,各國各地區的同業歡聚一堂的討論些問題,交換些意見,同時獎勵些後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