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處理。
記者出身的鄒文懷初入邵氏,頭銜只是宣傳主任,負責的卻是公司大小事務。他與好友何冠昌為邵氏打造黃梅調、武俠片兩大影壇潮流立下汗馬功勞,實權早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惜職務始終僅限於宣傳主任和製片經理,至多做到“副總經理”。期間“總經理”幾度換人,雖無實權,名義卻壓在鄒文懷頭上。
後人對邵逸夫如此用人頗為不解,政界出身的大導演張徹卻一針見血。他當年的上司蔣經國曾經提出一套用人方針,即“頭等人才,三等職務,特等權力”。邵逸夫與之不謀而合,正所謂“位卑則權輕”,實權只能由老闆來給,將來功高震主或一朝失寵,沒有頭等職務在身,也容易一腳踢開。張徹贊邵逸夫“用人方針”暗合中國政治文化,六先生也頗為自得,可惜仍然百密一疏,犯了錯誤,給公司帶來極大損失。
毫無疑問,作為頭等人才,鄒文懷在享有特等權力的同時,絕不滿足只任“三等職務”。來邵氏一段時間之後,鄒文懷就發現,不管自己再怎麼勤奮努力,再怎麼創下豐功偉績,也不會成為股東或老闆。因為邵氏是家族企業,公司章程上已經標明:所有主要股東都必須是邵家的人。再者,鄒文懷後來掌管制片部,與何冠昌、蔡永昌一班心腹掌握製片大權,梟雄如邵逸夫,自然心存忌憚,於是派紅顏知己方逸華進駐邵氏,先主管採購部,任何道具服裝採購經費,都需找她報批。方小姐凡事務求節儉,又因與六先生關係特殊,可以不理會任何人,自主削減經費。這樣一來,也就達到了邵老闆削減鄒文懷權力的目的。
不過,邵逸夫忘了一點,此前由於周乃文離開人手不足,部分發行工作曾交給鄒文懷負責。透過與各地發行商當面接觸合作,鄒文懷已積累了足夠自立門戶的資源。方逸華的出現,正好成為他離開的導火索,對此邵逸夫早有防備,是以鄒文懷並沒像當年李翰祥那樣帶走很多人,只有何冠昌等幾位好友,還有武打明星王羽願意追隨。鄒文懷的新公司(胡金銓提議)叫“嘉禾”公司,初期創業艱辛,但隨後因邵逸夫的慳吝個性與家族企業的寡頭特徵,先後對李小龍、許冠文做出“放棄”的選擇,反而被鄒文懷坐享其成,最終令嘉禾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影壇偉業!
造星:重金打造 廉價片酬
後人對邵逸夫“怠慢與李小龍合作、不接受許冠文利潤分紅的要求”深表遺憾,認為乃決策失誤,邵逸夫此舉當年亦被影界同仁戲稱“捉到鹿卻不懂脫角”。其實以“六老闆”的智慧,又怎會窺不透箇中玄機商機?只是從他的利益立場和公司大局出發,放棄李小龍、許冠文是必然的選擇。
邵逸夫自回港改組邵氏製片業伊始,就立意效仿西方資本主義管理制度,採取流水作業生產策略,投資、製作、發行、影院一條龍,所有業務環節皆由邵逸夫統一管理,強調專業水準。對於不滿意的粗剪*,邵逸夫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儘量補拍,好歹湊成一部電影;二是付之一炬,不能影響邵氏品牌。對於六老闆這兩種極端做法,很多人表示不解,其實想來簡單,無論補拍還是燒燬,目的只有一個: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
百年孤獨:邵逸夫影壇得失奇錄(4)
邵逸夫斥巨資建成的清水灣片場堪稱亞洲最大的電影“夢工廠”,連好萊塢影人參觀後都驚歎不已。在清水灣,大部分演職員都住在一起,工作在片場,休息在宿舍,對此邵氏公司稱為“理性管理”。不過,讓當代影迷驚奇的是,當年演員的片酬居然比武師低(譬如混武行的姜大衛,如果不是張徹極力遊說,寧可做替身多賺錢也不願做演員)。原來“邵氏”改組兄弟公司初期,就深知明星包裝與品牌打造的必要性,因此積極推行“電影明星制”,除了以高薪或優厚條件挽留林黛、李麗華等成名紅星外,也積極培養新生力量。成立於60年代的南國實驗劇團學員訓練班就為邵氏輸出了大批新星,如王羽、羅烈、嶽華、鄭佩佩等,後來都名噪一時。
對於自己旗下的明星,邵逸夫一向不吝心思包裝,當年鄒文懷做宣傳部主任時,就主抓《南國電影》等娛樂雜誌,專門報道邵氏影星拍片動態,滿足觀眾追星需要。不過,與同時期的粵語片明星陳寶珠、蕭芳芳不同,60年代的邵氏明星雖然得享大名,除了電影宣傳之餘,市民卻很少在公眾場合看到他們。說到原因,居然是這些邵氏演員薪酬實在太低,只能住在寒傖簡陋的公司宿舍;想出席宴會穿得體面些,都要去服裝部借衣服;出行又不能搭巴士、坐公車,因為會影響公司形象。鄭佩佩回憶當年就頗不平,拍粵語片的陳寶珠每年拍幾十部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