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之巨。郭鈞肩負著將最適合中國國情的萬科文化帶入華遠的任務,同時也擔負著一個重要“棋子”的使命——作為寧高寧打造夢幻地產航母的探路先鋒。

郭鈞孤身進入華遠,他沒有帶一個幫手,因為那樣只能徒增敵意,還會使原本已經錯綜複雜的麻繩更混亂,他帶的,只是一顆耐心。

當時的華遠處於企業的轉型期,雖然郭鈞自認為適應期比較滯後,但他仍然帶領華遠扭轉了1999年的不利局面,使北京的市場佔有率又提升至7%。意氣風發的郭鈞給自己、給華遠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目標是5年後讓華遠重新在北京房地產業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5%。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PK王石敗別華潤(3)

可郭鈞萬萬想不到,僅僅兩年後,他就黯然離開了華遠。

雖然這兩年,郭鈞把自己當成半個華遠人,帶領華遠成功地實現了轉型,而且得到了市場上更多的認可和接受;雖然這兩年,郭鈞生活得很快樂,在即將離去時還忘不了,在華遠大廈8樓食堂吃烙餅吃到不得不減肥,到現在午餐都忌諱麵食;雖然他忘不了,從下班前不提前通知就找不到人,到現在約談工作的人主動把時間排在下午六七點;雖然他忘不了,參加銷售公司的聚會,在那些少男少女面前喝得手舞足蹈;雖然他忘不了,聽取業主的意見直到午夜,研究、回覆業主的意見又到凌晨;雖然他忘不了,一輪又一輪修改專案的方案,被責怪的小夥子其實已經兩天沒睡好覺了;雖然他忘不了,第一次培訓講座座無虛席,以及十幾次的管理改革小組會,半年內炮製了幾十份管理檔案;雖然他忘不了,公司聚餐每桌敬酒,然後借酒興放歌娛樂大家;雖然他忘不了,把公司年輕而有潛力的骨幹任命為專案經理,看到他們的成長從內心裡感到高興;雖然他忘不了,精心策劃商業方案,與對手從針鋒相對的談判者到成為真摯的朋友;雖然他忘不了,因為全體員工的努力和向上的精神風貌,以及公司適應市場的轉型,而使北京從業內到消費者對華潤置地另眼相看;雖然他忘不了,看到業主來信說,我感覺郭鈞是一個努力要把事情做好的人時,內心感到的莫大安慰和滿足;雖然……

有很多“雖然”,可自從郭鈞來華遠的第一天起,他的角色就被定位了——三個男人相互博弈的一顆棋子。雖然這顆棋子很漂亮,但在下完棋後還是得收起來。

三個男人三個夢

要談任志強離開華潤的前因後果,就肯定避不開王石和他旗下的萬科。事實上,任志強之於華遠,王石之於萬科,有太多的相同點。

任志強和王石都是軍人出身,經歷過“文化大革命”,最早的職業也都不關乎房地產。華遠邁向成功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任志強的貢獻,而萬科可以說是王石一手養大的孩子。

華遠和萬科都是上市公司,華遠1996年借殼在香港上市,萬科1991年在深圳上市。

1996年借殼上市後,由於業績突出,任志強被董事會聘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年薪700萬元。身為一名黨員,任志強除了繳納個人所得稅外,每年還上繳黨費20萬元。

1997年,王石主動找到任志強,希望華遠能收購萬科,卻趕上了萬科換領導班子,新一任黨委書記不同意被收購。

隨後,任志強和王石都成為房地產界的大佬,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一個搞的是房地產批發,一個搞的是房地產零售,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1998年房地產市場改革後,王石的萬科依舊紅火,任志強的華遠卻日漸蕭條。於是,一場由華潤導演的併購風波來臨,讓南北兩個霸主扯上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華潤有一個地產帝國之夢,這個夢遠非一個華遠就能實現,而隨著北京房地產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華遠的政府資源已經有所弱化。

於是,華潤將目標瞄準了萬科。

華潤集團總經理寧高寧對萬科的評價是:“從專業化的管理到市場的影響力都很強的一個公司。”

而此時的王石也急於要使萬科乘勢高速發展,成為中國地產的第一品牌。在解決了土地儲備之後,他需要更多的地,更需要大量的錢。萬科自1991年上市後共籌資億元,而華遠投靠華潤後,4年就籌了33個億。對於王石來說,華潤才是萬科理想的東家。

PK王石敗別華潤(4)

其實,華潤與萬科的接觸早已開始,1996年華潤成功收購萬科旗下的怡寶蒸餾水,並於1998年聘請王石為北京置地獨立董事。

1999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