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法可以為我們的經濟輸血,如果有必要,這筆資金還可以隨時撤出,它以貸款的方式進入,沒有連帶新的政府企業,政府沒有在私營企業中持股,不實行價格管制,不對企業經營實施其他控制,對各種活動的資金分配政府不插手。這些在我看來是好的行為。17

對現實的讓步使盧卡斯陷入了理論的失敗。根據新古典主義理論,市場經濟是不需要刺激措施的,它們會對市場休克有效地做出反應,由於對貨幣沒有正需求,經濟主體亦能準確地預測通貨膨脹,貨幣的注入是不會產生刺激效應的。

反之,保羅·克魯格曼一直極力推崇財政刺激方案,讓政府增加開支。他在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上同意凱恩斯的論點。“增加政府開支就像醫生開的處方,我們暫時不應該擔心預算赤字問題。” 聯邦政府應該“為失業人員延長福利保障……買下貸款……重新修訂條款,讓這些家庭仍然能安居在自家的房子中。而且現在也是大力投資基礎建設專案再好不過的一個時機,我們國家在什麼情況下都太需要了。”18

羅斯福的新政只取得了“短期而有限的成功”,克魯格曼認為,羅斯福總統的“經濟政策太過謹慎”, 奧巴馬政府應該“測算出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態需要多少援助,並在此基礎上增加50%。”19蕭條經濟學又復甦了,“通常的經濟政策規律都不起作用了:美德變成了惡習,小心卻要承擔風險,審慎變成愚蠢 ……要把我們拽出這個螺旋下降的旋渦,政府必須要提供一個以增加開支為基調的經濟刺激計劃。”20“在目前的狀況下,我們無法在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之間做出取捨。”21銀行注資方案還遠遠不夠,我們現在所需的援助是“接近於將金融體系中相當一部分企業收歸國有而所需要的資金。” 克魯格曼和大多數新凱恩斯主義者的觀點一致,政府應該是以消費的方式提供經濟刺激,而不是減稅(除非對一貧如洗者),因為減稅而得的部分收入只會被轉成儲蓄,而不會被消費。22

刺激方案之爭(2)

相反,淡水學派的經濟學家幾乎一致反對財政刺激計劃,典型的代表是芝加哥大學的加利·貝克爾教授,他也是一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提出警示:“這類政府方案是在匆忙中制定並出臺的,一定包含大量的政治分肥和其他無效因素,所以真正的價值未必會得以完全體現出來。” 貝克爾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實施政府計劃,政府消費利大於弊。據一個納稅團體“為有限政府的美國人”分析,奧巴馬8 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中包括了用兩億美元整修翻新華盛頓國家廣場和為聯邦政府官員更換新車,23還有一項開支和避孕措施有關。如果汽車和安全套也可以算做緊急“刺激”消費,那麼什麼不算呢?這些批評與當時保守派攻擊羅斯福新政的“無用功”如出一轍。事實上,保守學派的經濟歷史學家認為新政妨礙了經濟在大蕭條之後的自然恢復過程。

在理論層面上,反對財政刺激的保守派觀點是英國財政部1921~1931年間反對公共建設的重演,當時的英國財政部辯解說我們要麼印製新鈔,要麼從現有的使用量中“拿走一些”,芝加哥大學的教授約翰·考克瑞在2009年幾乎重彈了英國財政部觀點的老調:

首先,如果錢不是被印製出來,那它自有出處。如果政府向你借了1美元,你就會少消費1美元,或者你就不借給企業去開展新的投資。政府每增加1美元開支,對應的就是私人開支少了1美元。刺激消費計劃所增加的就業數被由於私人消費的減少而引起的失業數抵消了。我們可以建造公路而不是工廠,但財政刺激計劃無法做到兩全其美。24

保羅·克魯格曼也被激怒了:

如果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著作有一個基本要點,那就是對薩伊定律的拋棄,薩伊定律認為供給會創造需求。凱恩斯表明一個事實,消費等於收入或者儲蓄等於投資,並不意味著總是有足夠的消費使經濟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並不意味著總有足夠的投資來使用經濟在充分就業狀態下所擁有的儲蓄。

認識到這一點不可不說是重大的學術成就,令人敬佩。所以當看到很多人,倒不是說像約翰·考克瑞這樣的學者反對凱恩斯的觀點,而是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凱恩斯整個觀點的意義,我很為之沮喪。25

克魯格曼的觀點無可辯駁,就像BIS報告所指出的那樣,“持續高位的公共債務會使資本積累下降,抑制生產力的發展和長期的增長潛力。”只要經濟處在或接近生產能力的前沿,這一說法就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持續的並且高水平的公共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