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完全的有效性:代理問題、反常的動機、異質的主體、資產負債表風險等。但不同於凱恩斯的新凱恩斯主義一直缺乏一個宏觀經濟模型來囊括所有這些不完善的因素,簡而言之,用一般的模型來包括所有的貨幣干擾因素,這一點和“新古典”毫無二致。所以,像羅伯特·席勒一樣,他們表示房價的上漲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但同時忽略了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崩潰可能會殃及證券化了的銀行體系,最終造成金融惡果。��Luigi Spaventa,“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危機告訴了我們什麼?”《CEPR政策洞察》,第38期,2009年8月。

資訊不對稱的存在尤其無法解釋因為不確定性而導致的經濟危機。這些模型的缺陷在於它們假設這些人中有一方——信貸客戶、投保人是佔有完全資訊的。但是,最近發生的這場危機讓我們看到,我們處在一個毫不確定的世界中,靠著盲人在指路。這場危機不是資訊的不對稱,而是無知的相對稱。��我們需要把交易商和銀行家區分開來。我所交談過的交易商沒有一個相信市場是有效的這一無稽之談。他們靠佣金養活自己,對持有合理的風險毫無興趣,只想著越快轉手越好,交易越多越好,最需要避免的就是當音樂戛然而止時,自己手裡還持著股票,成為最後一棒。 正如塔勒布所說,銀行家不僅貪得無厭,而且“非常擅長自我矇騙。”14羅伯特·默頓和邁倫·斯科爾斯因為其金融衍生品定價的研究在1997年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他們對此類模型深信不疑,導致了他們的對沖基金長期資產管理公司在1998年兵走麥城。他們一邊用“虛假的曲線和公式擺弄數學,一邊使自己相信這是科學,轉而把整個金融市場變成了一個大吸盤。”15每一次危機都是自欺欺人造成的惡果,是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的經典妙語“未知之未知”讓我們栽了跟頭,只要有一個人掌握充分資訊,那就不會有一場大危機。但唯一一位無所不知之士就是上帝,而上帝是從不光顧股票市場的。

儘管新凱恩斯主義不能對經濟危機做出很好的解釋,但它的模型對政策卻能夠提供有力的幫助,因為它提供了次優理論,當市場變得扭曲並且無法改變時,用政府稅收或監管等手段進一步強行扭曲它,恰恰會改進市場的執行。

經濟學對危機的起源之所以如此缺乏解釋力,是因為經濟學家眼中的個人理性和整個體系的崩潰毫不相干。為了不使邏輯過於複雜,經濟學家們沒有附加限制條件,他們看不出追求最大效用的芸芸眾生和市場的起伏以及長期的蕭條之間有什麼關係。新凱恩斯主義的結論是人具有理性但資訊不完全。還有一種觀點乾脆說人類行為是非理性的,所以市場有效論是子虛烏有,這是行為經濟學的要旨,但這種非理性認識論的基礎卻從未被探究過,用“非理性”來解釋所有的“非正態分佈”不免顯出理論的捉襟見肘。16還有一條退路可以借為託辭,就是格林斯潘所說的:“今天這場危機是百年一遇的,我們無法解釋它,大多數時候市場還是按照完全理性的方式在執行。”凡此種種解釋都沒有觸及事態的核心,因為它們都把行為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影響排除在外了。

刺激方案之爭(1)

從這場如何突破重圍的大辯論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觀念是如何對經濟政策的形成產生影響的。新古典主義堅信市場要一直得到清理。新凱恩斯主義者則認為市場失靈是因為資訊不完全和其他摩擦造成的,至於他們是否相信市場一定會失靈,這並不明確。在通常情況下,這兩派經濟學家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但對經濟刺激計劃卻爭得面紅耳赤。籠統地講,新古典主義者認為任何經濟刺激只應該出自一個渠道,即中央銀行印製更多的貨幣;新凱恩斯主義者認為應該由政府透過債券融資或直接斥資投入基礎建設專案進行赤字預算。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對當前經濟的下跌沒什麼說法,只認為它一定是由於“不可預見的震盪”使貨幣的供給發生斷裂。��羅伯特·盧卡斯,《經濟學人》,2009年8月,這裡“不可預見的震盪”是指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 米爾頓·弗裡德曼認為,美國早年的經濟大蕭條是因為美聯儲沒有透過公開市場的運作來消減貨幣供給的不足所致,和弗裡德曼一樣,羅伯特·盧卡斯同意美聯儲為經濟額外注入幾千億美元的做法。

在我看來,伯南克執行的貨幣政策是迄今為止最有助於阻止衰退的一次行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它還會繼續凸顯它的價值。這一舉措出臺迅速且具有靈活性,6 000億美元資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注入整個經濟體系,沒有比這更好的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