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民國十六年(1927)與梅蘭芳結合,謝絕舞臺數年。與梅仳離以後,吊嗓用功,二十一年(1932)起至二十七年(1938)拜餘以前,常川在北平演唱,偶爾到天津、上海演出。不過在北平所謂常川,一年也不過唱個十場八場罷了(原因詳後),不像別的班兒,一週演出兩三次。她那時候演出的場地,大部分在東安市場吉祥園。班底陣容為:青衣李慧琴(盧太夫人李桂芬的弟婦、盧燕的舅母)、武生周瑞安、花臉李春恆、小生薑妙香、丑角慈瑞泉、裡子老生鮑吉祥、老旦李多奎、二旦小桂花等。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敬悼孟小冬前輩(2)

孟小冬演的戲目有《四郎探母》、《失空斬》、《捉放曹》、《奇冤報》、《擊鼓罵曹》、《珠簾寨》、《御碑亭》、《盜宗卷》、《黃金臺》、《武家坡》等。天津法租界有個西權仙電影院,後來改名新新戲院,在二十六號路(綠牌電車道)。除了經常演國片和西片電影以外,偶爾也短期演戲。有一次約孟小冬、郝壽臣合作三天,一天孟、郝合作全部《捉放曹》,“公堂”起,“宿店”止。一天孟、郝合作《失空斬》。一天大軸孟小冬《奇冤報》,壓軸郝壽臣《荊軻傳》。那時郝壽臣已成氣候,競排新戲了,而肯把《荊軻傳》在壓軸唱,就具見孟的聲勢地位了。

孟小冬和尚小云的《四郎探母》,也是那時候義務戲的熱門戲碼。在北平小型義演裡是大軸戲。有一次天津有某項義演,特請他們二位到春和大戲院演出《探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