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醫著作都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原因。又用了大約幾百年的時間,人們才疏理完畢,最後形成了今本《黃帝內經》。正因為如此,今本《黃帝內經》中有一些後人理解新增的東西,它們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完全錯誤的,而後一種可能性更大,如“九宮八風”說等。
第3章 人類有兩套生命系統
我們即將進入神奇的中醫學,這是一席跨越幾千年的對話,也是一次解開人體之謎的探索之旅。我們將穿越歷史的迷霧,跨過千年的各種謬誤,去探索中醫的真相。但這次探索的結果我們卻不能預期,它很可能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也可能是又一次失望的體驗。
但在進入之前,還得有一個心理上的準備:閉上眼睛!忘掉一切現代科學關於人體的知識,內心是一片空白,大腦沒有任何邏輯的框架。如果你曾學習過中醫,那麼只關注《黃帝內經》的原文吧,忘掉有關中醫以往的所有框架,來一次重新的審視。在進入中,不論遇到什麼疑問,請相信自己內心的直覺判斷,據我們所知,幾乎沒有專家能給你幫助。
第一節 人類不僅只有解剖生理系統
不要認為我們上面的提醒是多餘的,因為我們進入中醫迎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中醫與解剖學的問題,你要拿出背叛自己的勇氣,才能登上我們祖先曾經到達過的高峰。
醫學是研究人體生命的科學,而要研究人體生命現象,就離不開解剖學。心臟在什麼位置,肝臟起什麼作用,肺葉又有什麼功能,食物是如何消化的,甚至大小便是如何出來的,這一切都需要透過解剖學來得到。一般的規律是:解剖學越發達,對人體生命的認識就越準確,所建立的醫學也就越高明,它達到分子的水平的時候,自然就會出現基因醫學。因此即使在今天,我們也離不開屍體解剖,各醫學院都有解剖課,修不夠學分是不能畢業的。
中國古代有高度發達的醫學,那就是中醫學,但我們是否也有相配套的解剖學呢?這個問題經常困擾著研究者。
從社會生產方式而言,中國應該有豐富的解剖學。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這只是一個約數,實際的時間可能更長),開天闢地的伏羲氏終老歸西了,但他與女媧創造出來稱為人的小動物卻欣欣向榮,東一夥,西一夥,聚成無數個小團體,大者有幾百人,小者也有十幾個人。他們成天漫無目的地在高原上游蕩,在茂密的草叢中尋找著可以食用的東西,有些是植物的根、莖、果實,還有可以捕到的所有動物。
其中一個部落的小頭領特別聰明,發明了許多好用的工具,如犁頭和犁柄,帶著他的小團伙開始了農業生產。由於農業生產的產量比較穩定,不太受自然氣候的影響,所以這個小部落開始人丁旺盛,由小漸大,他也從小頭領變成了大統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神農氏。
實際上,農業與養殖業一直是分不開的,早在原始農業出現之前,在漫長的半遊牧生活中,中國人已經開始養殖業,馴化了一批家畜。原始農業產生之後,養殖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有養殖業就有屠宰,人們從不斷地屠宰和分割動物當中,早已對動物的內臟結構瞭如指掌,炒肝尖總要知道肝在什麼部位,否則會將熘肚片當成肝尖來炒。
也許有人會說:宰殺動物與解剖人是兩回事。其實不然,在遠古時代,殺人與殺動物根本沒有兩樣,這就是為什麼在古代中國,落後的遊牧民族經常入侵先進的中原地區,因為在這些民族看來,殺人與捕獵一隻鹿、一隻狼、一頭野驢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的戰鬥力才會如此之高,往往打敗許多所謂的先進民族。
實際上,世界許多民族的歷史中都曾有過獵頭的習俗,即將戰俘的頭顱砍下當戰利品,甚至他們獵殺任何外部落的人作為口糧。上一個世紀,一位玻利維亞的老酋長曾介紹說:白種人烤熟之後,就像是成熟的香蕉,味道十分好。但斐濟人卻常抱怨白種人的肉太鹹太粗糙。看來獵頭習俗淵源流長。德國學者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中曾描述過上個世紀印第安人的獵頭習俗:
“這種習俗在以人頭為戰利品的希給羅——印第安人中,得到高度發展。只有殺死一個敵人並曾以矛染過敵人血的戰士,才有製備這樣戰利品的特權。犧牲者的頭髮是細心分開的,從前額到顱切開,把頭皮全部剝離頭骨,僅留下眼睛和舌頭,然後將其柔軟部分用植物纖維縫在一起,嘴唇用竹片固定地連線起來。把這‘皮袋’放在水中加熱,在達到沸點前取出。這時它們收縮為大約原大的三分之一……把熱沙從頸部開口倒入,填滿後的頭又以熱石使之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