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李時珍評傳 作者:風格1

。初水來者甚佳,二水、三水來者,魚漸小而味

漸減矣。”《本草綱目》關於金魚的記述,曾被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引用以

說明金魚在家養下發生變異的事實。李時珍的記述是這樣:“金魚有鯉、鯽、

鰍、數種。自宋始有畜者,今則處處人家養玩矣。春末生子於草上,

好自吞啖,亦易化生。初出黑色,久乃變紅,又或變白者,名銀魚。亦有紅、

白、黑、斑相間無常者。”(《金魚·集解》校點本第四冊,第2450 頁)

《本草綱目》介部所列生物有水龜、綠毛龜、蟹、蚌、貝子、蛤蜊等。

關於珍珠(真珠)的生成情況有詳細記載:珍珠為蚌腹中特產。蚌之孕珠,

如懷胎,謂之珠胎。中秋無月,則蚌無胎,左思《吳都賦》“蚌蛤珠胎,與

月虧全”是正確的記載。珍珠有大小,顏色各異。李時珍引《格古論》雲:

南番珠,色白圓耀者為上,廣西者次之。北海珠,色微青者為上。粉白、油

黃者下也。西番馬價珠為上,色青如翠,其老色。夾石粉青,有油煙者下也。

《本草綱目》對於462 種動物的記載,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動物學

著作,它不只論述了這些動物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同時描述了許多動物

的形態、生理特徵、繁殖情況及病症等。當這本書傳入西方後即引起許多生

物學家的重視,對世界生物學研究無疑作出了貢獻。

三、對農學的研究

《本草綱目》關於草木、谷菜、禽獸等藥物的論述,包含著不少的農業

生產技術知識。當我們抱著探討古代生產技術發展的目的來研究《本草綱目》

時,發現其中包含的生產技術知識相當豐富。《本草綱目》是百科全書式的

著作,對不同的科學傢俱有不同的科學價值。藥物學家從中汲取藥物學知識,

生物學家從中汲取生物學知識,農學家們能夠從中汲取農學知識,這是十分

自然的。

《本草綱目》中的草、谷、菜、果等部,論列了許多農作物、果木和糧

食加工產品。所載農作物,有數十種之多,今天農業生產中的主要作物差不

多應有盡有。

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稻(糯米)、粳、秈、玉蜀黍、大豆、綠豆

等。

經濟作物有:胡麻(芝麻)、大麻、蕓薹(油菜)、甘蔗、桑等。

蔬菜有:蔥、蒜、萊菔(蘿蔔)、生薑、菠菜、苦瓜、絲瓜等。

果類有:李、杏、桃、梨、桔、柑、荔枝、龍眼、葡萄、獼猴桃等。

《本草綱目》對於糧食作物,詳載其不同品種、生長的季節、耕種、收

藏的技術,以及這些作物的病蟲害。以粳為例,可知其梗概。

關於粳的品種:“粳乃谷稻之總名也,有早、中、晚三收。”“粘者為

糯,不粘者為粳。”

三收的時間:“粳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為遲

粳,十月收者為晚粳。”“諸本草獨以晚粳為粳者,非矣。”

關於水稻與旱稻:“粳有水、旱稻。南方土下塗泥,多宜水稻。北方地

平,惟澤土宜旱稻。西南夷亦有燒山地為畲田種旱稻者,謂之火米。”

栽種方法古今有別:“古者惟下種成畦,故祭祀謂稻為嘉蔬,今人皆拔

秧栽插矣。”還有特種稻和兩熟稻:“真臘有水稻,高丈許,隨水而長。南

方有一歲再熟之稻。”“香粳,長白如玉,可充御貢,皆粳之稍異者也。”

茶葉,是我國的一種特產。歷代所產名茶甚多,遠銷國外。《本草綱目》

對明代各種名茶的主要產地作了記載:“昔賢所稱,大約謂唐人尚茶,茶品

益眾。有雅州之蒙頂、石花、露牙、谷牙為第一,建寧之北苑龍鳳團為上供。

蜀之茶,則有東川之神泉獸目,硤州之碧澗明月,夔州之真香,邛州之火井,

思安黔陽之都濡,嘉定之峨嵋,滬州之納溪,王壘之沙坪。楚之茶,則有荊

州之仙人掌,湖南之白露,長沙之特色,蘄州蘄門之團面,壽州霍山之黃牙,

廬州之六安、英山,武昌之樊山,嶽州之巴陵,辰州之淑浦,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