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4 / 4)

小說:李時珍評傳 作者:風格1

南之寶床、

茶陵。吳越之茶,則有湖州顧諸之紫荀,福州方山之生芽,洪州之白露,雙

井之白毛,廬山之雲霧,常州之陽羨,池州之九華,丫山之陽坡,袁州之界

橋,眭州之鳩坑,宣州之陽坑,金華之舉巖,會稽之日鑄。皆產茶有名者,

其他尤多。”(《茗·集解》校點本第三冊,第1871—1872 頁)關於茶的經

濟價值,《本草綱目》稱:“茶之稅,始於唐德宗(78O-805),盛於宋、

元,及於我朝,乃西番互市易馬。夫茶一木爾,下為民生日用之資,上為朝

廷賦稅之助,其利博哉。”(同上)這都是研究茶葉發展史的有用史料。

《本草綱目》記載了常見的糧油加工產品,豆腐、醬、醋、燒酒、飴糖、

神曲,紅曲、豆豉、豆油、芝麻油、糕等,有的記載了加工的技術操作過程,

有的分析其營養價值。例如對紅曲的製作技術,有甚詳細的記載。紅曲具有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的功效。“本草不載,法出近

世,亦奇術也。”

“其法:白粳米一斗五升,水淘浸一宿,作飯。分作十五處,入曲母三

斤,搓揉令均,並作一處,以帛密覆、熱,即去吊攤開。覺溫,急堆起,又

密覆。次日日中又作三堆,過一時分作五堆,再一時合作一堆,又過一時,

分作十五堆,稍溫又作一堆,如此數次。第三日,用大桶盛新汲水,以竹籮

盛曲作五六分,蘸溼完又作一堆,如前法作一次。第四日,如前又蘸。若曲

半沉半浮,再依前法作一次,又蘸。若盡浮則成矣,取出日干收之。其米過

心者謂之生黃,入酒及酢醢中,鮮紅可愛。未過心者不甚佳。入藥以陳久者

良。”(《紅曲·集解》校點本第三冊,第1547 頁)制紅曲的技術操作過程

《本草綱目》描寫得十分具體,其他農副加工產品的記載有詳有略。

葡萄酒為當今常用的飲料。用葡萄釀酒,在中國起於何時呢?如何檢驗

其質量?《本草綱目》為我們提供了史料。《葡萄酒·集解》寫道:“葡萄

酒有二樣:釀成者,味佳;有如燒酒者,有大毒。”同時指出:“釀者取汁

用曲,如常釀糯米飯法。”此法在中國出現較早。魏文帝就講過葡萄釀酒,

甘於麴米。“燒者,取葡萄數十斤,同大麴釀醉,取出甑蒸之,以器承其滴

露,紅色可愛。”此法創於西域,“唐時破高昌始得其法”。元朝規定,釀

成的葡萄酒須經官府檢驗。葉子奇《草木子》雲:“元朝於冀寧等路造葡萄

酒,八月至太行山辨其真偽。真者,下水即流;偽者,得水即冰凍矣。”(校

點本第三冊,第1568 頁)

《本草綱目》的果部和木部記載了常見果木、林木的生長環境、形態、

嫁接、移植技術、蟲害的防治等,保留了許多古代林業知識。

木部有香木,松、柏、杉、桂等;喬木,梧桐、梓、槐、柳、楊等;灌

木,桑、酸棗、女貞、冬青等,包含了許多值得重視的用材林木和經濟林木。

《本草綱目》研究了這些果、木的根、莖、花、葉、果實、寄生物、分泌物,

保留了不少有價值的林業生產資料。

柏樹,人所常見。《本草綱目》卻有一些有趣的記載。“萬木皆陽,而

柏獨西指。柏之指西,猶針之指南也。”引寇宗姡У募竊廝擔骸壩韞偕�

西,登高望柏,千萬株皆一一西指。”(《柏 。釋名》)柏有許多變種,”

柏葉松身者,檜也,其葉尖硬,亦謂之栝;今人名圓柏,以別側柏。松葉柏

身者,樅也。松檜參半者,檜柏也。峨嵋山中一種竹葉柏身者,謂之竹柏。”

(《柏·集解》校點本第三冊,第1913 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