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想放棄成皋以東的地盤;屯兵鞏、洛以與楚軍對抗。酈生便就此進言道:“真正的王者以百姓為天,而百姓又以糧食為天。敖倉是重要的糧倉,目前守敖倉的部隊戰鬥力低下,我們正好乘虛而入。”
劉邦馬上採納了酈食其的建議,出兵據守敖倉,酈食其又為劉邦的發展壯大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天下格局初定,漸漸成為了楚漢相持的形勢,只有齊國還保留有相當的實力,和楚漢不即不離,因此,齊國的立場就顯得格外重要。
酈食其自告奮勇出使齊國,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在齊王面前,酈食其口吐蓮花,頭頭是道。他盛氣凌人地問齊王:“您知道天下人心的歸向嗎?”齊王回答:“我不知道。”酈生說:“您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歸向的話,那麼齊國就不可能保全了。”於是,酈食其從天時、地利、人和,大氣候和小氣候,主觀與客觀……縱論天下形勢,探討楚漢的發展前景,得出了漢興楚亡的重要結論,並和齊王達成了共識。
於是,齊王撤除兵守戰備,天天和酈生一起縱酒作樂。
災難就這樣來臨了。
淮陰侯韓信聽說酈食其沒費吹灰之力,坐在車上跑了一趟,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取得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心中既不服氣,又很失落,於是就採用蒯通的計策,乘夜幕的掩護,偷襲不設防的齊國。
結果可想而知,正與酈食其喝酒的齊王聽說韓信兵臨城下,頓時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便惱羞成怒地說:“你他媽騙我啊!你明明說劉邦要和我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可是劉邦派來的大軍卻把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做人怎能無恥到這種地步?如果你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話,我讓你活著,若不然的話,我就要烹殺了你!”酈生知道這次被韓信給涮了,局面已無可挽回,就恢復了酒徒本色,咬牙切齒地說:“幹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你老子豈肯替你遊說韓信!”
於是,酈食其被齊王投進了滾熱的油鍋,如同一根油條。
多麼圓滿啊,酈食其以酒徒始,以酒徒終—雖然他更多的時候是個儒生。
【個性點評】
少年時代,我所就讀的那所學校不知怎麼就開始流行書籤。書籤的大小接近於今天新版的一元紙幣,大概就是一毛錢一個的樣子。清新的圖案,清淺的格言,美觀大方,惠而不費,它很容易就吸引了我們清貧的目光,同學之間熱衷以之互贈—此物最勵志。
當時,一個有些另類的書籤吸引了少年的我:有些破舊的畫面上是一抹淡淡的青色,充盈畫面的是植滿大蔥的原野,蔥葉密密麻麻。應該是暮春的景象吧,畫面上的大蔥已經結出了類似於蒲公英種子的圓球。幾句詩就壓在畫面上:
出門何所見,
春色滿平蕪。
可嘆無知己,
高陽一酒徒。
那時,我雖然不知道詩作者是誰,也不知道高陽酒徒是誰,但卻被這幾句詩所深深吸引。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這幾句詩到底為什麼讓我入迷,也許是“春色”背後的感傷,也許是“平蕪”詞義的古雅,也許是“可嘆無知己”的矯揉造作迎合了少年的淺薄青澀,也許是“高陽一酒徒”的棄世姿態打動了懵懂的不解風情……於是,我買下並珍藏了這枚書籤,鄭重其事地在上面寫下了“贈給自己”(這其中的矯情真令今天的我汗顏)。
幾天前,那枚書籤曾在不經意間從一本書中現身,依然是20年前的模樣,歷歷往事如在昨日,而我已經不再少年。春色,平蕪,知己,酒徒……已經不能讓我有些許激動,只有逝去的青春讓我扼腕慨嘆。
細細想來,我的酒徒生涯就和“高陽”有關,“高陽”是個地名,距我謀生的城市不遠。曾有半年的時間,我就被安排在那裡“鍛鍊”。在那裡我見識了花樣百出的酒令,見識了懷著各種目的狂放飲酒的人們,在與人斗酒之中無意之間創造出了我自己的白酒紀錄……
然而,兩年前,我戒了香菸,兩月前,我戒了白酒。如果說戒菸是一種自我了斷,那麼戒酒則是一種自我閹割。戒菸戒酒,讓我徹底遠離了曾經的圈子和曾經的迷夢,遠離了不可思議的幻想和不可思議的虛妄,遠離了耳熱酒酣隨意而為的佯狂,遠離了宿酒醒來令人心悸的清醒……我要求自己:戒菸戒酒,不下圍棋,做一個“完美”的人。我在全面收縮,我在努力活出“非我”。
我如果是從前的我,我會看不起現在的自己。
所以,我知道有兩個我,一個是曾經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