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發了話,劉病已自然無所不從,而張賀更是之前就安排好了。於是,劉病已與張賀同乘,許平君則與姆、婢同乘一輛輜車,其餘蒼頭、私屬或隨車,或騎馬,一行迅速離開尚冠裡。
劉病已擔心張賀的身體,直到馬車進了城門,他才看了一眼,不由就是一怔。
——他們一行出了尚冠裡便上了尚冠前街,一路向東,他本來以為,必然是轉道香室街從清明門出城,沒有想到,馬車竟從環塗繞到了宣平門。
沒等劉病已想明白,馬車便已經出了宣平門。
宣平門是長安城東出北頭的第一門,又被稱東都門、東城門。鄰近此處的宣平裡是貴人云集之地,又稱“宣平貴裡”。
宣平門外有郭門,也被稱為東都門。
從宣平門至外郭亭有十三里,也就是廣明亭,再往東就是廣明苑。
看到廣明苑時,劉病已就知道張賀為何帶他出城了。
——他的父親,皇孫進正是被葬在廣明郭北。
劉病已垂下眼,想說什麼,卻終究沒有說出口。
廣明苑並不是天子常幸之地,佔地也不算很大,因為比鄰長安,又在東都門外,倒是被用作郎官的演武訓練之地。
——孝景三年,七國反,漢即軍東都門外。
——在此操練軍隊,也算是延續傳統了。
儘管知道父親的葬地,但是,劉病已並沒有見過父親的墓冢。
——無論那個墓冢如何,他都毫無辦法。
——與祖父的墓冢一樣,他的父親的墓冢也是由朝廷安排的。
——哪怕他不滿意,也沒有資格去改變。
——既然如此……不如不見!
正是因此,劉病已並不太想去父親的墓冢……
——為人子……卻無能為力……
然而,看著張賀越發慘白的臉色,劉病已又如何能說自己不願呢?
一行人的馬車沒有入廣明苑,而繞道向北,不一會兒就上了一條田間的小路,又行了一會兒,卻是沒有路了。
劉病已扶著張賀下車,後面,許平君也被姆、婢扶下車。
正是暮春三月的季節,南方已經是草長鶯飛了,但是,長安卻猶有寒意,只是畢竟是季春之時了,再如何寒涼也壓不住滿含生機綠色佔據大地。
入眼便是一片碧色,倒是讓所有人心曠神怡。
許平君以前也常出門,但是,這種沒有壓力地出行卻是很少,因此,一下車,她便深吸了一口氣,只覺得舒服極了。
張賀站定之後,辨了一下方向,指了一下,對劉病已道:“往這邊走。”隨即又道:“爾與新婦同行。餘者皆留。”
隨行的蒼頭都應了一聲,倒是許平君的姆、婢有些擔心,剛要說什麼,就被許平君阻止了。
從婢女手上拿過黑漆提盒,許平君連忙跟上已經往前走去的張賀與劉病已。
三人沿著田間的小徑而行。沒有走多遠,許平君已經分不清方向了,只能急忙跟上張賀與劉病已,生怕自己被落下。
走了好一會兒,三人卻是到了一處民裡,然而,張賀又領著他們繞過了民裡。這一次,雖然仍舊是鄉亭的小路,但是,平整了許多,也寬敞了許多,顯然是被精心維護的。
劉病已心中有數了。
果然,他們又走了一會兒,就看到了路兩旁開始有墓冢了。
——這條路應該是通向這處民裡的墓地的。
……
——他的父親就葬在這兒嗎?
劉病已打量了一下週圍,暗暗鬆了一口氣。
——總算不是什麼不堪入目的的地方。
很顯然,劉病已放心得太早了。
這是城外民裡的墓地,一般都是家族式,從第一代開始就設計好的,自然是佔得最好的地方,他的父親……
跟著張賀走了一段,三人再次上了崎嶇的小路,一看就是罕有人踏足的,周圍只見幾個孤墳,都破敗得厲害……
越往前走,劉病已的眉頭皺得越緊。
——他出生數月,即喪親,對父母毫無印象,雖然見別人與父母相處,難免自傷,卻也不是沒有見過不受父母所喜之人,因此,對父母,他有敬有愛,但是,畢竟是隻是一點天性。
——只看這麼多年,他並沒有特意去查父母的墓冢,就可見一斑了。
——儘管如此,他絕對不會對父母身後的淒涼無動於衷。
當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