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若崩,皇后可會如燕王后一般……為朕死?”
劉弗陵的問題讓霍光訝然抬頭,盯著這位十五歲的皇帝看了許久,才道:“漢無生殉之制。”
雖然沒有律令明文,但是,經歷過秦末之亂,丁口銳減,文景二帝承高皇帝與高皇后之舊制,與民休息,鼓勵早婚、多育、再婚,自然也就不贊成生殉了。
孝文皇帝崩,遺詔歸夫人以下至少使。
孝景皇帝崩,遺詔出宮人歸其家,復無所與。
當然,經過兩代帝王的努力,大漢已不復漢初的衰敗,至少,不需要皇帝放出自己的婢妾,以鼓勵女子再嫁了。因此,先帝的遺詔中並未如其祖考一般,出婢妾宮人。
當時,如何處置那些女子,著實讓霍光、金日磾與上官桀傷透了腦筋。雖然有放出宮人的先例在,但是,放出宮中女子都出自上命,先帝遺詔未言,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敢說“出”。本朝無例可循,只能參照前朝舊制。
——那就是殉葬!?
霍光等人同樣不敢如此選擇。
折騰了十多天,三月,甲申,先帝葬茂陵。看著偌大的園陵,霍光才有了決定。
——留在宮中肯定不行,又不能出,又不宜殉葬,那就全部遷來園陵吧!
——讓她們事死如事生,在陵寢之中,繼續侍奉先帝!
即使不論漢家舊制,只說殉葬之制——素來也沒有適妻殉葬的!
霍光簡直不明白——這位少年天子怎麼會有如此荒唐的想法?
——讓皇后生殉?!
——莫名其妙!
別說皇后是他的外孫女,就算皇后與他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也不可能讓皇后殉葬的。
——就算他想,中外也不會允許的。
——誰知道自家會不會出一位皇后呢?
霍光並沒有隱瞞自己的情緒,劉弗陵看著他一臉的不解與懷疑之色,不知為何,竟是連一點怒意都欠奉了。
年少的天子不由就笑了,雖然有些淒涼,但是,也的確是笑了:“大將軍……王稱寡人,尚有後、夫人相伴……朕為天子…”
霍光有些明白這位少帝的心思,只是,他又能說什麼呢?
低下頭,霍光沒有回應年少的天子。
沉默了許久,劉弗陵眨了眨眼,深吸了一口氣,對霍光道:“大將軍且退。”
“唯唯。”霍光立即應聲,行禮退下。
杜延年是陪著霍光來的,只是並未入駘蕩宮,見霍光出來,這位諫大夫立刻迎了上去:“大將軍……”
十分難得地,杜延年竟然是一副焦慮不安的樣子。
霍光不由失笑:“不日即酬君之功也。”
杜延年不由一怔,心中明明是大喜過望,但是,身子卻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動彈才對,只能僵硬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霍光忍俊不禁,拍了拍他的肩:“君欲得何賞?”
聽到霍光的詢問,杜延年連忙定了定神,對霍光道:“臣欲得之賞,大將軍即可予之乎?”
霍光挑眉:“姑且言之。姑且聽之。”
看著霍光一本正經的模樣,杜延年忍不住搖頭:“賞罰,人主權柄,臣子豈敢言之?”
這句話說得意味深長,霍光微微眯眼,盯著杜延年看了好一會兒,才微微勾起辰角,淺笑而言:“幼公之言甚是。”
杜延年抿了抿唇,擺手示意霍光先行,自己則跟在霍光身後,一眾衛士將兩人護在當中。
走了幾步,杜延年才低聲對霍光道:“大將軍,人主之威在權、在信,此時,君猶當收斂……”
“幼公是指詔令?”霍光輕輕抬手,直接說了出來。
杜延年點頭,卻隨即省悟——此時,霍光是看不到他的動作的,於是,他連忙開口道:“大將軍,先帝掌權柄,烈侯之權威盡由其予之,中外自是不疑,然,今上乃少帝,大將軍已然秉政,此時啟舊制……恐於大將軍之名有傷。”
——說白了,也就是一句話。
——霍光用那種文制下詔,在大多數人眼中,意味著霍光想染指天子權柄了。
霍光的步子稍緩,卻並未出聲。
杜延年又稍稍湊近了一些,道:“大將軍,爾今日之舉,焉知不入他人之眼?”
霍光陡然停步。
杜延年一點都不意外,立刻便跟著站住,肅手低頭,一派恭敬。
霍光轉過頭,看著立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