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買饅頭。小樓彷彿是那鐵打的營盤,偶爾也有回收覆水的時候,還有個別的單身女人帶著孩子回來,繼續租那15元每月的小屋。

有時對面院子裡會舉行豫劇的票友會,票友裡有常香玉的弟子或再傳弟子,用另一種方式熱鬧著生活。可惜對於豫劇我完全是個外行,也是一個外人。晚上七八點裡,樓下稀稀拉拉的掌聲開始變成陣陣喝彩。我開始凝神靜氣,第一次近距離的聽現場豫劇,感覺比京劇舒服,也許那晚豫劇唱的是平民的故事,英雄的戲向來壯烈,而常人無非求一份美滿與幸福,這也體現在當晚的豫劇中。那夜的戲有高亢也有悲涼,是歷經沉浮很接近塵世的悲涼,聽了有種動容,於是探出頭去看到一群激動的瘋子與傻子,在夢中追逐漸入佳境的人生。

曾經在西宮附近的小店,見過豫劇票友的行頭,店裡的那些玩意,紅的綠的,閃著光溢著彩,都只是道具,然而窗前的院子裡,一堆砌一聚頭就唱出了一個大同的夢。或許是沾點六朝古都的氣,賣行頭的整條街招牌都寫得非常漂亮,有種整體的實力與底蘊,有些落款竟然是一些知名的唐詩宋詞的寫家,不知與小店是否真有淵源,或許跟演戲一樣,看看而已,聽聽而已。

還有元宵之夜,是將近一年的洛陽生活中所有記憶的精華,直至今日仍是時常把玩,想念那個獨處“燈火闌珊處”的心情。元宵在詞人的筆下是,“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到最後仍然是“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可見幾十年與一千年於女人都是一種憂傷,洛陽與詞中的開封一樣都曾繁華似景,今天卻多陳舊破敗缺少生機。幸好元宵佳節氣氛依然比南方濃得多,從工廠大門通向廠外的街道長約一公里,早早的張燈結綵,我正好可以從小窗前窺得縮影。

晚飯後原先的昏黃路燈熄滅了,代替的是新掛的宮燈,瞬間綻放無聲無息、變幻迷離而又動人心絃。單身樓內人去樓空,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熟悉的路熟悉的人,或笑逐顏開,或相互提攜,或低頭沉思琢磨不語,或許不同的人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宮燈、相應的命題。而街上的音樂不再是每早上班前熱烈的主流歌曲,是那種憂傷的經典,曾經盪漾在江南的船上,也曾經化入詩人的夢裡,可以在人間流行千年。於是街上少了些廉價的熱情與習慣的無動於衷,今夜繁華如夢,虛擬著也真實著,人們將快樂與失意寫在臉上,讓音樂在朦朧的畫面中蠕動與流淌。這個夜晚,彷彿溶有唐宋的影子,說著對孤獨與失落的悼念,並將一切唯美的景緻沉溺在時空的長河中,讓人欣欣然,享受著千年等一回的感覺。

他鄉的後院

在滇西有一種走親戚的感覺,我跟著朋友一路開車,從芒市出發,過了三臺山德昂族鄉,在遮放停留了一段時間,這裡是朋友童年生活過的地方,也是她大批親戚聚集的地方。後來我們一路沿著滇西與緬甸的邊境,到了有名的邊境城市瑞麗、南坎、姐告、畹町,一路上真是大飽眼福。

七月的滇西非常炎熱,我們見過一大堆親戚後,來到朋友叔叔的院子休息。叔叔的院子在遮放小鎮旁的一個農場裡。這個農場的居民都是外來移民,1960年以後,許多人因為響應政策支邊,從湖南祁東歷經艱辛萬苦、舉家搬遷而來。當時的農場周圍到外是熱帶雨林,野獸時常出沒,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是移民能拿到大約20元的月工資,所謂苦中有樂吧。

叔叔稱呼他的院子為百果園,這是一個城市中難以看到的農家庭院,與我家樓下賣水果的“百果園”不同的是,院子裡的水果都掛在樹上等著人們前去採摘。我數了數,幾十平方米的園內共種有十來種果樹,荔枝、龍眼、番荔枝、水蜜桃、葡萄、桔子、李、橙、芒果等,在百果園,熱帶與亞熱帶的植物和平共處,當然唯一的缺陷就是果樹密度太大,擠了點。

然而略顯擁擠的院子後面,竟然藏有別樣的風景:一個小湖,有著淺淺的水,長滿了青青的蘆葦草,一根根都是詩意的化身。後面還有山,在遍野的綠中送來陣陣清涼。一個庭院可以同時看到山與湖,並且如此隱藏與包容,以至人們將這些美景當作主人的私家後花園,當作私家花園裡的私家風景,這是何等的獨具匠心以及天地恩賜。想想,古往今來有多少心生倦意的中國人夢寐以求到這樣一處歸宿?

叔叔的院子裡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靠牆堆砌的眾多墓碑,乍一看令人很是吃驚。仔細一看,除少數為已逝去的亡靈所寫,其餘的“主人”都還健在,具體為碑文上寫著“卒於20某某年”這些字樣,某某是空格,似乎一旦等到生命的終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