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民笑道:“我也是努力到去年才能成為敏求精舍的名譽會員,還不是正式!已經算是比較年輕的人,我看好老弟你!說不定過幾年就是最年輕的正式會員!”
吳天緣點點頭,這點也是他努力的方向,所以要多賺錢,老一輩的收藏家逐漸老去,後人喜歡收藏的不多,手裡藏品面臨青黃不接的重要時刻。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大收藏家仇焱之的收藏由香港蘇富比先後進行了兩場專拍,引發了競價高潮。仇焱之專拍中的明宣德青花團鳳紋稜口洗、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紋碗、明成化青花梵文酒杯、明宣德白釉碗等,大大小小多件明代精品官窯,被敏求精舍多位資深會員購藏。
1984年11月,葉義醫生去世後不久,蘇富比在香港舉辦了他的藏品專拍,這些藏品包括明朝早期瓷器、青銅器、竹雕、犀角、宋朝畫冊等,如一件明成化纏枝蓮紋碗以148.5萬港元高價拍出。其中有不少拍品都是由敏求會員購買的,如天民樓主葛士翹就買下一件明永樂青花花果紋大盤。
1985年6月,胡仁牧也曾將藏品交與紐約蘇富比舉辦專題拍賣,該場拍賣共計79件明清瓷器,其中1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罐以110萬美金落槌,創下當時中國瓷器拍賣最高價的紀錄。
時隔7年,胡仁牧又將餘下的另一件再交蘇富比拍賣,結果拍到260萬美金,再創中國瓷器的高價。在香港,藝術品市場成交的很多天價中國藝術品,不少是為敏求精舍會員委託經紀人低調購得的。
吳天緣計劃真要等老一輩故去,自己就要頂上去!把重要的收藏都搶回來,放在天緣博物館,永遠留在故土。
“你早點休息,張老後天才回來,你們也是熟人,以後有機會見面。先帶你去見見葉老大,他的明式傢俱是一絕,不比王世襄老爺子的差。還有天民樓的葛老,青花上百件,絕對震撼。”
翟建民離開,約好明天帶吳天緣去見識一下,吳天緣很激動,又是吸收明代能量的好機會。特別是天民樓,幾十件明青花,比博物館都多,這也是他來香港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