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緣查過很多資料,這次來香港拜訪敏求精舍的成員都做好功課。
攻玉山房主人葉承耀醫生,敏求精舍兩屆會長,30多年前已在香港古典書畫收藏界享負盛名,其頂級明式傢俱珍藏更是蜚聲國際。
他的黃花梨及明式傢俱藏於1980和1990的黃金年代,高質且精罕,系列齊全,更得明式傢俱之父王世襄先生親臨香港鑑定及認可,並賦贈四絕句詩表揚。
葉醫生的明式傢俱,幾乎全數購自嘉木堂,伍嘉恩女士是全球知名的明式傢俱專家,有黃花梨皇后的美譽,其深厚的専業素養和審美觀,得到海內外藏家,學者以及博物館專家的一致好評。
“上次伍嘉恩五千五百萬從安妮手裡搶下王老的紫檀筆筒,她和王老關係深厚,一直視王老為偶像和師傅,自己也算繼承了明式傢俱的大旗,讓古典傢俱的魅力傳揚四海。”
吳天緣對於伍嘉恩還是很尊重,王世襄是第一個讓世界瞭解明式傢俱之美,而伍嘉恩是真正把明式傢俱推向國外的人。每年蘇福比都有嘉木堂的專場,去年十幾億高價成交,可見明式傢俱的吸引力。
“說起來我最喜歡的就是木質傢俱,以後專門設個展廳,展示明清傢俱,這點觀復的馬先生倒是走到前面。”
觀復最精到的就是傢俱和瓷器,特別是傢俱,早年馬先生買了很多低價傢俱,建立起完善的收藏體系,現在去觀復參觀,最多的也是傢俱。
第二天一大早,翟建民就接上吳天緣,去找葉成耀吃早茶,來到一個小館子,見到已經八十多歲的葉老。
“來,邊吃邊聊!”
葉老很清瘦,精神很好,看見吳天緣直接讓坐下,邊吃邊聊。
“老張給我提過你,說是見過最厲害的年輕人,今天終於見到真人了!”
吳天緣趕緊客氣,恭敬的回答葉老的問題,對於真正的收藏大家,他很是尊重敬佩。
“明年是我從醫的第50年,作為一個面板科醫生,很多人問我為何會愛上收藏?”
葉成耀笑道:“對收藏的愛好是受家族的影響,我五叔父過世,從叔父那裡繼承了古玉收藏以及攻玉山房的齋號。憑藉叔父留下的一批古玉,我得以加入敏求精舍,後來兩度成為該團體的會長,收藏一發不可收拾。”
葉老對吳天緣第一印象很好,也是張宗憲多次介紹,解釋道:“我不是徐展堂那樣的大土豪,只是個醫生,手裡資金有限。只能選擇喜歡的門類,結果一收藏就是幾十年,現在手裡有上百件明清傢俱,自己也不捨得用。只能租了個恆溫恆溼的倉庫,好好放著寶貝。”
三個人有說有笑,葉老也善談,也沒有架子,很有修養。
無論是馬定祥、歐陽老爺子,還是張宗憲、葉成耀,吳天緣發現真正的大家都很平和低調,文人風骨很值得敬佩,估計這才是人家能走到今天的最大原因。
“太震撼了!”
吳天緣剛走進倉庫,一陣沁人心扉的清香撲面而來,黃花梨的花香,那種感覺太爽!
巨大的倉庫擺著上百件明式傢俱,各種型別都有,簡約大方,讓吳天緣震撼不已。
“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傢俱珍賞》在香港三聯書店發行,當時還舉辦了一個小展覽,我因此認識了王世襄。”
“當時香港有很多傢俱藏品,相比瓷器來說價格還不算高,這就是我第一件收藏,黃花梨攢靠背圈椅,在1988年向伍嘉恩購買,她傢俱的店名嘉木堂也是由王世襄所起。”
葉老今天很高興,難得見到年輕一輩的收藏家,聽說吳天緣還有自己的博物館,開始講述他的藏品。
“我所藏的95%傢俱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購自嘉木堂,那會兒正是收藏明式傢俱的黃金時期,藏品質量精罕,系列齊全,且價格都不高。”
“自從踏入這一領域後,我便一發不可收拾。1988年到1991年的三年時間,幾乎投入了全部時間和積蓄,收藏了68件以黃花梨為主的明式傢俱。”
“1987年伍嘉恩收藏了一件黃花梨衣架,3年後出讓給了我。2002年我透過紐約佳實德出售這件衣架,竟又被伍嘉恩競得,而之後我對它念念不忘,於是又從伍嘉恩手上再次回購了這件衣架。”
葉老摸著衣架,感嘆道:“這就是你和藏品的緣分,割不斷!”
吳天緣一路看下來,吸收著明代傢俱的能量,聽著清代傢俱講述自己的歷史。一個多小時交流下來,讓葉老很是震撼,眼前這個小夥子對傢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