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忘了帶耳朵。
他遲疑的轉頭看向朱允熥,似乎是想要徵詢更加準確的意見。
朱允熥沒有開口,只是眼睛裡透露出肯定的神色,而後朝著眾人招招手。
連續得到肯定的朱尚炳,頓時整張臉都笑開了花,搶在所有人前面到了朱允熥身邊。
他甚至是挺了挺胸膛,看向正在做驗證實驗,跑在軌道上的蒸汽火車:“我是覺得,此物……此車,優缺點都很是明顯。但如果用得好,卻可以為我大明助力良多。”
與張二工一同走過來的朱高熾,不由面露笑容,開口詢問:“那你繼續說說,這優缺點都有什麼?”
有了捧場的,朱尚炳臉上笑容更盛。
他揮手指向在軌道上被蒸汽機頭拉動的整整三節滿載車廂:“最大的優點,此車比馬車拉的東西更多,就是蒸汽車也不如此車。如此,朝廷往後若是要賑濟某地,亦或是某地貨物運來應天,將會節省眾多的人力。
至於缺點……此車所用道路固定,且造價高昂,容易被賊人覬覦。
但方才我還想到,此車分明不光光是能運送貨物,這車廂稍作整改,同樣也能讓人乘載。時下這一節車廂,我看就能裝下百十人,十節車廂就可以裝下一整支千戶所的兵馬!
此等意義,恐怕不下於運送貨物了。”
朱高熾眨眨眼,暗自唸叨著,自己往後再也不會說他是個真憨憨了。
朱允熥則是連連點頭:“貨物運輸,除了船運,我已經想不出還有什麼能比此車更多的了。至於你說的乘載百姓亦或是兵馬,確也是個頭等的大優點。”
戰略物資運輸,軍事力量的投送,是建立在種種交通之上的。
如今的大明,裝備精良的騎兵,已經是移動能力最強的了。
可一整日又能跑多遠?且戰馬還要固定間隔時間的休整。
可火車不一樣,不需要考慮休息的時間。
只要讓燃燒室裡新增充足的煤炭,就能保證車輛一直是行駛在鐵路上的。
千年以來的皇權不下鄉是因為什麼造成的?
除了官員體系的層層下沉,致使行政體系的拉長之外。
最為重要的就是交通和通訊問題。
“不論是否建造此路,朝廷都需要開採出更多的鐵礦!”朱尚炳持續扣準問題的核心點。
朱高熾點頭道:“新政之下,朝廷必須要有充足的準備。但此刻攤丁入畝、京察、軍功爵等事都在推行,還要試行戶籍鬆綁,官府和民間恐怕很難徵辟徭役民夫。”
張二工亦在一旁開口道:“此路我等稱之為鐵路,此車乃火車。臣等驗證可得,朝廷若要建造鐵路,則必須用工充足。路要鋪墊根基,而後伐木以為枕木,再與其上鋪設鐵軌。
且臣等近來也探得地方上新礦痕跡,亦是要用工開採,不然比照如今朝廷每年的鐵錠產量,不可能保證鐵路的建造……”
“那就讓曹國公和開國公從外頭抓勞工回來!”朱尚炳直接斬釘截鐵的說出解決辦法。
不等朱高熾開口,朱尚炳已經舉手道:“朝廷現在在山西道、直隸等地,早就有數不盡的倭工。只要倭人不死光,我大明就不缺用工!”
朱高熾皺緊眉頭,默不作聲的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卻是笑著點點頭:“炳哥兒高見!”
………………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