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發話,所有人立馬噤聲壓住腳步,默默的跟在皇帝陛下的身後。
只是,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
官員們總是有著一股莫名的驕傲。
他們總認為,只要天下按照他們的設想去發展,就會天下太平。
當君主喜好武事,乃至於親征疆場,他們就會認為這是天下即將不穩定的開始。
而一個合格的君主,則應該賢明內斂,信任他們,並且要親農桑之事。
哪怕在絕大多數的時候,農桑上的收益大多進入到這些人的口袋裡。
所以,當他們看到大明的監國皇太孫,撅著屁股,挽著褲腳衣袖,帶著一樣撅著屁股朝天的上林苑監官員,在紅薯地一絲不苟的扦插紅薯的時候。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對大明最有意義性的表現,其重要程度甚至遠超那尚不曾被證實的二十石畝產。
而在紅薯地裡。
彎下腰的朱允熥,鼻子裡聞到的是泥土,混合著以農家肥稀釋之後的那股刺鼻的氣味,白皙乾淨的雙手沾滿泥土,手指縫裡已經黑了。
因為彎腰的久了,動的多了,臉上的汗水一滴滴的滴落在地壟上。
然而這卻給了朱允熥極大的踏實感。
只需要四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一片沒有扦插滿的紅薯地,就將新來第一次收穫。
下一年,朱允熥希望能將整個神烈山腳都種滿紅薯。等再下一年,大抵就能種滿整個應天城周邊的土地。
年的時間,以紅薯藤扦插的方式種植紅薯,就能鋪滿大半個直隸。
在對面地壟上扦插紅薯的袁素泰乾的比朱允熥更細緻,更用心。
身邊竹籃子裡的紅薯藤枝葉已經快要用光了。
袁素泰朗聲道:「不曾想,幾株紅薯藤就能種下這麼多的地。臣在想,能否等如今這些紅薯枝葉再長成紅薯藤,上林苑監可以取枝葉,再行扦插。如此,臣有信心能在今歲就將這片紅薯地種滿紅薯。」
這是發揮了主動積極性的事情。
朱允熥不曾想到,袁素泰竟然已經這麼快就想到了加速擴大紅薯種植規模,擴大明年的紅薯種的計劃。
他微微沉吟,稍作思量。
這些扦插的紅薯枝葉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生根發芽張開,最多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爬滿地壟。
若是以此來算,這一片紅薯地很有希望能在今年就給種滿,並且保證都能長出紅薯來。
畢竟,應天府位處江南,不似北方那等入冬快,只要多加追肥也不是不行。
朱允熥便當即笑了笑:「此法可行。其實,到時候監正還可以嚐嚐這紅薯藤,只要加點油水清炒,便是一盤美味。」
紅薯藤也能吃?
袁素泰遲疑了一下,低頭看著最後一根被扦插在地壟裡,已經被澆上肥水的紅薯枝葉。
「你是說,這紅薯藤也是可以吃的?」
…
面帶笑容的朱元章,揹著手站在兩人身後,好奇且有些質疑的問了出來。
朱允熥微微皺眉:「三兩個月,摘葉,若是有幾塊油渣放進去,最是……」
忽然發覺不對勁的朱允熥,臉色凝重的轉過頭,迎面就看到自家老爺子揹著雙手,俯身注視著自己。
在老爺子身後,也是太子和一干朝臣。
朱元章面帶微笑:「最是如何?」
「最……最是可口。」朱允熥低聲回了一句,隨後好奇道:「您怎麼出宮了?還有……」
說著話,朱允熥目光不解的看向後邊那一大幫臉上帶著油膩笑容的官員們。
「
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朱元章臉上神色一沉,挺直身軀,目光深邃的盯著蹲在自己面前的朱允熥:「若大明當真畝產二十石,我大明足可功德超越三皇五帝,大明亦可重啟封禪!」
隨著老爺子的開口。
朱允熥只見後面的一眾官員,立馬整齊揮袖,面色頃刻間變得莊嚴肅穆,皆是昂揚挺拔,隨後儀態從容嚴謹,一絲不苟的躬身彎腰,合手高舉雙臂,蓋過頭顱。
「太孫賢明,覓得良種,社稷之幸,澤被黎民。萬世功德,大明盛世無疆,豐收之日,大明足可封禪。」
封禪……
朱允熥目光微微一動。
很明顯,眼前的老爺子和這幫官員,今天是聽到了自己從夷商那邊弄來了紅薯種,大概也聽聞了自己在上林苑監說出的畝產二十石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