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價懸賞(2 / 4)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當官的人,真的會主動去要求做事情嗎?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無錯。

這才是官場上立身立命的真諦。

朱允熥給瞭解縉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後才緩緩道來:「這一次回京,至杭州府停靠補給,京中便有訊息傳來,將作監的那位張匠人,已經快要完成我出京南下之前交代的一樁事情。如今,這件事情的後續,便可以交給大紳兄去辦了。」

解縉眉頭一挑:「敢問殿下,是何事?」

問完之後,解縉心中已經催生出了無限的遐想。

鐵鉉現在天天在幹著上百萬兩金銀的事情。

夏原吉也在做著干係天下社稷的田畝賦稅之事。

朱允熥卻是賣起了關子:「待我這幾日料理好京中諸事,且去親眼瞧瞧如今到了哪步,再行定奪。」

見解縉已經露出焦急,朱允熥立馬抬手製止對方。

「大紳兄稍安勿躁,這樁事情只要你辦好了,便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事情。大明朝堂任爾取之。」

大明朝堂任取之?

這自然不是要將老朱家的皇位讓給解縉的意思,但這句話卻實打實的表明了,只要解縉能幹好這件事情,他就能成為大明朝堂上,首屈一指、掌握大權的官員。

朱允熥不說緣由詳細,卻又給出瞭如此高的期望,瞬間就調動了小書房裡,包括朱高熾在內的三人好奇。…

而他卻是笑而不語。

水泥。

當初在將作監那個張匠人和自己完成了,關於浙江道一千架新式織機的賭約之後,就成了大明朝第一個由匠籍變成官員的第一人。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從八品的小官,卻足以讓張匠人感恩戴德,也讓天下間的匠人們有了一個遠比讓自家人過上好日子更大的願望。

而在那之後,朱允熥便將水泥的製造工藝交到了張匠人的手中。

如今,兩年的時間,足夠他將一張紙上的工藝記錄,變成現實之中的產物。

而隨著朱允熥自己要溝通天下貨運,促使大明財富流通運轉,而不是停滯一地,被地方士族藏匿在家中,道路是必然需要改善的。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朱允熥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深深的刻在腦海之中的標準。

並且,這也是他的親身經歷。

當一條滿是塵土,下雨天就會變成泥漿的土路,鋪上大小不等的石塊之後,土牆茅草頂的村子,就變成了一座座磚牆瓦頂的新村子。

當能夠剮蹭戳穿車底的石塊路變成平坦不懼風雨的水泥路後,村子裡入眼皆是兩層的紅磚小樓。

村民們看到的陌生面孔越來越多,紅磚小樓越蓋越高。

房子,也從最開始的居住,變成了向著更高、更好、更漂亮發

展。

最後,道路兩旁出現了回收垃圾的大桶。路邊的旱廁也變成了一個個嶄新沒有異味的公廁。

守村人變成了村中的衛生安全員。

一條路的改變,讓天下有志之人能夠從泥濘之中走出去,也能讓能發掘一切價值的商賈之人,找到過往不曾發現的財富之地。

而當路修的足夠好之後,就會自動的成為能夠為國家政治、經濟,乃至於軍事提供輔助的事物。

八丈坦途可飛天。

大明需要更平坦的道路,需要運載能力更大的貨車,需要將天南地北的物資運輸到需要去的地方。

也需要將百萬雄師,在指定的時間運輸到指定的地方。

而在修路這一具體事務之下,還隱藏著更深一層的影響。

亙古數千年的皇權不下鄉。

當大明的入京的中央朝廷,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將政令下達到最邊緣最基層的村舍之中時,皇權將會取代士紳之權。

讓大明百姓富裕起來是朱允熥這一次回京之後最根本的追求。

但他同樣絕不允許,勝利的果實,被那些遠離朝廷而對鄉民們有著無與倫比的話語權和統治權計程車紳所竊取。

解縉敏銳的察覺到了皇太孫的那一絲情緒變化。

當下立馬轉口低聲道:「書報局近來成果斐然,臣以為,是否可在天下諸道增設分局,從京中書報局派遣人員前往,主持地方文刊發行,蒐羅地方事件。」

朱允熥則是暫且不談此事,而是問道:「書報局近況如何?這次回京,我聽聞民間已經有不少人在發行書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