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沒有?”
一名頭戴方巾的中年秀才,一句話便將茶館裡過正月的閒散人員們聚集到了一起。
此間閒散人,大多都是穿著相對體面乾淨,臉色紅潤。
夾雜著少許穿著藍布褲、黑色長棉襖的尋常百姓。
“什麼?什麼事?”
“聽說什麼了?”
眾人將中年秀才圍住,便七嘴八舌的詢問了起來。
茶館的夥計肩膀上搭著一塊抹布,腰上彆著一隻茶袋子,雙手提著大茶壺,從人群后面擠了進來。
夥計從腰上的茶袋子裡取了一份單獨的茶包,為中年秀才換了一杯茶。
“您可是要說昨日裡知府衙門那邊滅門慘案的事?”
中年秀才嘬了一口茶。
店家單獨的茶包,果然就是要比那尋常大茶壺裡的茶,要更香一些。
中年秀才品了茶之後,臉上露出愜意的表情。
放下茶杯,手掌輕輕的拍在桌子上,手指一下一下的動了起來。
“卻就是要說昨日府衙街那邊的滅門慘案。”
圍觀眾人,臉上的八卦之色頓時更濃了一些。
不等中年秀才開口,人群裡便已經小聲的討論開了。
“我聽說的是,有一夥不知從哪裡來的山中強匪,覺著年節裡京師多有現銀,便不管不顧衝進那座宅子,將裡面洗劫一空。”
“哪裡的強匪,竟然這般兇殘,便是洗劫財貨也就罷了,怎得連人都給殺光了?”
“那你們是有所不知,這幫山裡頭的強匪啊,那都是能生吃人肉的!殺幾個人算什麼事?沒將那些慘死的人給現場生吃了,都算是這幫強匪想要早早跑路的緣故了。”
人群裡,一陣倒吸涼氣聲。
這年頭,尤其是在京師的人,對大明盛世到來的感受是最為直觀的。
如今數遍應天城內大街小巷,那些個茶館酒樓飯店後廚,每日都有不少廚餘剩飯是被倒掉的。
在這應天城裡,已經多少年沒再見過有索乞兒了。
但凡你穿的衣衫襤褸,面色枯黃一些。
只要是被應天城裡的官府中人看見,二話不說,便會不由分說的將這人給拉到官府的救濟院去。
甭管是發生什麼事情。
一套換下來的新衣服,一套備用換洗的衣服,再加上一份足夠數日的乾糧,這是最低的保障。
如果確認是流落到京師的百姓,那官府更是會直接將這人給送到官辦的工廠裡去。
也正是因為這等優渥的待遇,在政策實施的初期,無數應天百姓喬裝成落難百姓,趁機混到這份待遇。
只不過官府自然也不是傻子。
幾番追蹤核實,這幫人雖說沒有受到什麼懲罰,但在官辦工廠裡幹活的工錢卻都被罰光了。
也算是本以為有點小聰明,卻沒想到為官府白打工了一回。
經過初期的整頓之後,應天府的這份救濟待遇,才算是真正的落實了下來。
應天城現在確實是和以前大不同了。
那真的就是首善之地。
強匪殺人截貨的事情,已經多少年沒有聽說過了。
但是很快,人群中便有不一樣的聲音傳來。
“我怎麼聽說的,和你聽到的不一樣。”
“哦?願聞其詳!”
“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於是,一個有關於仇殺的故事,很快就在茶館裡散播了開來。
那住在府衙街對面宅子裡的三家人,是因為過去得罪了人。前日死的三個人,只是第一次警告。
那幫仇人也算是講究的。
只要這三家人能賠禮道歉,就不再殺人。
但這三家人卻都是脖子硬的,偏偏就是不為所動,甚至還對那對面的仇家放出話,有本事接著殺。
這下,對面的仇家哪裡還能忍得了。
就是搬到府衙街去了又怎樣?
又不是住進了府衙裡頭。
殺!
於是,就有了昨日那宅子裡,三十七條人命的事情發生了。
這人大概是說書的。
一個仇殺的段子,被說的繪聲繪色,就好似是親眼目睹了一樣。
而那中年秀才也不懊惱。
只等這些人說完了之後,這才將空了的茶杯放在桌子上瞧了瞧。
“諸位兄弟,你們這都是道聽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