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朱家欺人太甚(2 / 3)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已心生不滿。

這一次朝廷更是藉口要經略高原和西北,派出了以皇太孫朱允熥為首的五萬京軍,駐紮在永順東北方二百里外的大庸縣。

其目的,早已不言而喻。朝廷想要革除土司制度的心思,也亦如昔年司馬昭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

若是放在三十年前,大明剛剛立國的時候,朝廷有這樣的念頭,彭添保定然會集結兵馬,緊緊的跟隨著前元,在這西南十萬大山裡和明軍糾纏。

可是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十年。大明牢牢的佔據著中原的地盤,對西南一地,年年打壓。

除非自己丟掉現在的權柄,帶著人躲進大山深處。不然,彭添保想不出還能有什麼辦法。

“要不我們反了吧!”

“朝廷就算有再多的兵馬,難道還能在我們的地盤上找到我們嗎?”

“不要說大庸縣現在那五萬朝廷大軍,就是再來五萬。只要我們躲進山裡頭,他們也定然是找不到的。”在場的一名彭家子弟,面生憤懣的勸說著。

這樣的遊說,已經在彭添保的耳邊出現過很多次了。這不是第一次,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朝廷那位皇太孫,現在又在大庸縣做些什麼?”許半響之後,彭添保這才輕嘆一聲開口。

另一名年長些的彭家土司官員,想來應該是負責打探訊息的。聽到彭添保的詢問,當即上前,小聲道:“還是在繼續招攬人手,並且我們過去查探情況後回來的人說,朝廷確確實實是在大庸縣那邊帶著百姓做事的。”

“這是陽謀啊。”彭添保感慨一聲,不得不在心中預設了朝廷現在在大庸縣做的事情,是絕對正確的。

作為執掌永順乃至是湖廣道境內西南諸土司領的人,彭添保能夠將權力緊緊的握在手中這麼多年,又豈非是庸才。

那年長的彭家土司官員亦是嘆息一聲,搖頭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朝廷就是砸銀子把咱們的人都給拉走。他們大概是想著,只要咱們這裡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就是他們揮師開展的時機。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只能依靠對山裡的熟悉,帶著不多的人和朝廷兵馬斡旋。”彭添保煩躁的搖著頭,聲音低沉的詢問道:“保靖州那邊現在什麼情況?”

“哼!”那人冷哼一聲,滿臉不悅道:“朝廷在辰州府那邊如出一轍,和在大庸縣一樣,於麻陽縣、吉首縣、瀘溪縣、沅陵城方向開工好幾個事情,招攬保靖州和我們永順境內的五寨司、筸子坪司、田家洞司等地百姓。”彭添保的臉色更加陰沉了一些。

隨著前些年北邊的施州衛設立,湖廣道西北部地盤最大的土司領地,徹底脫離土司制度,成為朝廷的流官府。

湖廣道境內現在僅存的土司領,便只剩下了永順宣慰司和保靖州宣慰司。

彭添保心生不甘的低吼著:“朱家欺人太甚,難道他們要將我們趕到四川還是貴州去?”而那名應當是專門負責彭家對外打探訊息的土司官員,卻是苦澀道:“四川道和貴州都司那邊的情況也不樂觀。從那邊過來的土司中人說,朝廷在四川道和貴州都司那邊,也在做差不多的事情。”彭添保心下當即一顫,趕忙追問道:“播州楊家怎麼說?可有訊息過來?”播州屬四川道境內土司宣慰司,和永順宣慰司是同樣的地位。

而播州楊家,亦如永順彭家一樣,乃是播州世襲的土司。說來,播州楊家的血脈繼承,其實在前宋的時候是有過一次更迭動亂的。

原本的播州楊家,是自認可以追溯到先祖楊端。但是在前宋的時候,大概是為了加強其播州楊家傳承自中原的目的,便開始盯上了前宋太原的另一望族楊氏。

先是認了楊業為始祖。然後又借說播州楊氏第七代繼承人楊貴遷,便是楊業後人。

其中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便無人可知了。但在整個前宋時期,西南地區的土司大族,紛紛都以能追溯一位中原望族大姓為先祖為榮。

諸如思州田氏,便人丁自己乃是春秋戰國時齊國田氏後裔。又有歸州冉氏,自稱乃是孔聖弟子冉有後人。

這樣的事情,在整個前宋時期很是盛行。但不管怎麼說,楊氏在播州宣慰司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

彭家那名負責打探訊息的人想了想,說道:“楊家現在不比我們彭氏的情況好多少。朝廷直接就是在貴陽府和重慶府中間修一條那什麼水泥路。這條路,直接就是從他們楊家的播州宣慰司裡面穿過。”大概是因為楊家的情況比彭氏更差。

彭添保的臉上終於是露出了少許的笑容:“那楊家現在恐怕已經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