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需要交辦。加之此番學士數載之後歸來,朝廷定然還另有封賞,委以重任。我等不敢耽誤學士歇息,到時候若是累著學士,便是我等的罪過了。”
這人說完之後,一旁立馬有人轉口道:“學士還是入城吧,按照規矩,今日學士是要下榻北安門外番林寺。
只不過陛下皇恩,降下口諭,要學士今夜宮門落下前,入太社稷壇,明日朝會。”
即便沒有任何的風聲。
可僅憑鐵鉉被恩准,今日回京住在太社稷那邊,就足以說明接下來八九不離十,定然是要入值內閣的。
上一次回京後住在太社稷那邊的,可還是入京大明朝那位最年輕的內閣大臣高仰止啊。
鐵鉉卻是久不在應天,自然不知道高仰止的事情。
他聞言之後,不由皺眉:“陛下此舉……”
他倒是不敢將皇帝這樣安排,和規矩制度不合說出口。
只是那意思卻是明白的。
儀制清吏司郎中笑著擺擺手:“學士放心,上一次高閣老回京,就是住在太社稷裡頭的。”
說罷,他還意味深長的看了鐵鉉一眼。
鐵鉉看懂了對方的眼神。
這是在暗示自己,不日就將入值內閣,成為大明內閣成員之一。
鐵鉉微微一笑:“宮門落鎖前入宮即可?”
儀制清吏司郎中點點頭:“陛下隆恩浩蕩,學士可要銘記於心啊。”
鐵鉉嗯了一聲,拱手朝向皇城:“臣下銘記,不敢忘卻皇恩。”
見鐵鉉明白了,儀制清吏司郎中便伸出手:“學士,咱們入城吧。”
“入城!”
……
“如今回來,進了這座應天城,所行諸事,且莫再如瀛洲那般肆意了,萬事都要思量再三,而後行之。”
今日特意早早在內閣處理完公務的解縉,便拋下早就看穿他的任亨泰等人,出宮到了東城牆下的書報局裡。
書報局後院,那株已經落光了葉子,卻愈發茁壯的杏樹下,建著一座亭子。
憑著亭中的火爐,解縉和趕到此處的鐵鉉兩人,未曾感覺寒冷。
鐵鉉點點頭,端起面前的茶杯,藉以茶湯暖胃。
“今日在碼頭,禮部的人暗示我,此番回京,不日將會入值內閣,不知此事是否確鑿?”
解縉望向那株光禿禿的杏樹,笑了笑:“你想進內閣嗎?”
鐵鉉愣了一下,隨後搖搖頭:“拘束!”
“拘束?”
鐵鉉目光淡淡的瞥瞭解縉一眼:“自你入值內閣以來,多久未曾走出這座應天城了?”
解縉眨眨眼,忽然大笑了起來。
鐵鉉也不作反應,只是看著解縉笑夠了,慢慢的收起笑聲。
解縉這時則是拍著桌子,隨後伸手指向鐵鉉:“我就知道,似你這樣在外頭鬼混了好幾年的人,是不可能在內閣裡坐得住。說說吧,這一次有什麼想法。事先與你說,陛下和太子雖然不曾明說,但他們二位大抵是有意讓你入值內閣的。”
“陛下和太子?”鐵鉉微微皺眉。
解縉解釋道:“沒忘了陛下給你加的是武英殿大學士吧,如今內閣裡,魏國公、涼國公、西平侯他們幾人,也是加的武英殿大學士。”
鐵鉉目光閃爍了一下:“陛下和太子是有意,要我去軍中監察諸軍?”
“如果我猜的沒錯,大抵便是這樣的打算。”解縉轉著手中的茶杯,緩緩說道:“你在東征大軍多年,熟悉軍務,又是兵部左侍郎。讓你去監察諸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陛下和太子就算對軍隊萬分放心,可該有的規矩還是要在現在慢慢的立起來。亦如,錦衣衛監察百官一樣。”
鐵鉉的眉頭愈發皺緊:“可錦衣衛也不歸大都督府管啊。”
解縉看了滿臉疑惑的鐵鉉一眼,搖搖頭,轉口道:“既然不想入值內閣,那你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鐵鉉默默的思量了一下。
而後開口道:“眼下有一些想法,只是還未曾梳理成條。”
“不過……”
“總的方向,不是九邊,就是新政於地方之推行。”
………………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