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地一聲,投影儀預熱完全,把一張ppt投到了顧莫傑背後臨時拉出來的投影幕上。
“這家阿狸旗下的子公司,是今年馬風深挖移動支付場景之後,幾乎同步建立起來的。菜鳥物流——名字大家應該不陌生,對吧。”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聽說過。
都是圈子裡混的,要是這點都不知道,也別混了。
但是菜鳥物流這一年有啥成果,具體乾點啥,不是阿狸內部的人,說不定還真不知道。甚至阿狸內部,隔得遠一點的事業部,也對菜鳥物流的研發方向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哥,你說一下菜鳥物流是做啥的。”顧莫傑把手上比劃的簽字筆一挑,指了指周立新。
周立新清清嗓子,也不起立,解釋道:“據我所知,菜鳥物流目前的主要方向是提供天貓的物流大資料管理/預警系統,不過背地裡還有更大的野心——包括年中的時候從咱公司的人工智慧研究院,花錢借調了嚴院長手下一些核心工程師,搞人工智慧物流機器人的學習演算法架構。”
雷俊神色一肅:“物流機器人?”
周立新解釋道:“初音智慧不就在弄無人駕駛汽車專案麼。不管初音還是和谷歌,這類專案除了外部的感測器佈局技術之外,底層核心就是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地圖地形自適應。
物流配送機器人,其實在自行尋路行走方面,和無人車是相似的。無非最頂層還要加一個掃碼驗證提貨的功能——這點其實技術難度很低,很容易實現。目前菜鳥物流已經透過手機支付寶掃碼驗證、物流機器人彈出貨櫃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因為物流機器人的儲貨屜尺寸比較標準化,估計三年之內只能在天貓自營貨上實施,其他淘寶的第三方發貨,因為賣家包裝尺寸不標準,暫時沒法統一。
而且物流配送機器人相比於無人駕駛車而言,要覆蓋的路程比較近,一次出貨移動半徑不會超過3公里,所以對電池的續航能力要求低得多。物流機器人移動速度也比車子慢得多,稍微磕碰一下也不會出‘車禍’,所以不存在人身傷害型安全隱患,未來被交通法規管制的機率也比無人汽車低,完全有可能比無人駕駛車更早投入商用市場。”
周立新這番話,當真讓大多數人耳目一新。
初音和保時捷合作的智慧車,2013年就要上市了,如今江東工業園的汽車廠某些車間已經驗證試產、兼顧研發測試。但是2013年上市的智慧車,還沒法做到徹底無人駕駛,依然只是“有駕駛員值守情況下的輔助駕駛”。
按照周立新這個剖析的話,未來物流機器人的投入商用進度,還真有可能超過無人車。
顧莫傑等大家亂哄哄地說得差不多了,才開口為表哥的論調背書:“好了,大家別驚訝了,人工智慧時代的全面到來,比我們大多數人預料的還快得多。谷歌都準備三年內全面用拿藥機器人淘汰洛杉磯和舊金山兩座城市的人類藥劑師了,咱中國人只是拿來送個貨怎麼了?
物流領域,除了菜鳥物流這個被命名為‘小g機器人’的配送機器人專案之外,別的還有很多公司都在搞無人機送貨。其實無人機比無人車更容易解決,因為不存在‘車禍’和尋路的互動問題,飛機是隨便飛的。無非是無人機目前只能送送檔案比較方便,大重量的網購貨物不划算。”
無人機的技術含量比無人車低,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無人機幾乎不存在人機、機機之間相撞的問題,其閉環控制反饋簡單得多。
只有徹頭徹尾的外行人,才會基於“因為飛機比汽車技術含量高,所以無人機也比無人車技術含量高”的粗暴認知,得出相反的結論。
當然,要是哪天無人機數量多到和蒼蠅一樣滿天亂竄,有嚴重的相互相撞威脅、需要考慮“無人機交通法規”的話,那麼無人機的技術含量要求也會高起來,至少不輸於無人車了。
顧莫傑最後的蓋棺定論,沒有任何人質疑。
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窗戶紙點透了,一下子就豁然開朗。
“馬風和我喝酒的時候估計過,未來中國的零售業銷售額如果有5%~10%透過電商完成,快遞員短期內人數可能會膨脹到300萬。但再往下發展,哪怕電商金額達到30%、甚至40%,快遞員也不會到千萬級別。
在短時間內衝高到500~800萬這個區間後,就會迅速因為無人化配送技術的出現而重新釋放,最終的中國快遞員人數可能重新跌破100萬人。高峰時新進場的快遞員中的80%,會重新失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