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那個禮拜天,他就沒有空排別的事情,騎著車去了王家村。
還好,這是一個大晴天,沒有風也沒有雨雪,一路上都很順利。
這天並不是送菜的日子,也不是農忙時節,可王強還是一大早就起床了。他現在每天都忙得很,沒有時間休息的。
趁著今天天氣好,他要組織村裡的建房小隊去建下一批雞舍了。
說到建雞舍,這就要先說一下村裡人對於怎樣進行規模養殖的討論結果。
其實最好的就是集中養殖,可現在的情況就是條件不允許。
農村人家裡養幾隻雞,都是直接在屋子左近搭建一隻雞窩,都不大,最多隻能容納一二十隻雞,如果說要一下子養幾十只雞的,幾乎沒有。
更不用說一下子容納上百隻雞了。
不過即使有這麼大的地方,也沒有人會誇口說自己敢養。一下子養個幾十只都提心吊膽了,上百隻就更加可怕了,萬一出個什麼問題,那損失可不是一點兩點。
基於這個現狀,最終的討論結果就是,每一批育兩百隻雞,可以由幾戶人家分別接收一部分,分開進行養殖。
當然了,由誰家接收,那是要遵循自願原則的。
雖然雞苗由村長家提供,錢可以到賣成雞時扣除,可要把這些雞養大,要花費不少的精力與糧食的。
一開始,沒有人敢報名,王強一看這樣不行,就讓自己媳婦報名了,認領了五十隻雞。
然後七嬸緊隨其後,認領了三十隻。
在周小苗的敦促下,周老實家也認領了三十隻。
這有人起了頭就是好,漸漸的,報名的人越來越多。
很快,第一批雞苗就被分完了,隨之就是第二批、第三批,到後來就是爭先恐後了。
因為現在大家夥兒都想明白了,這先報名的話,就能先領著雞苗,先養上就能先出蛋出成雞,也就是能先賺上錢。
排到後面的那些人都懊悔得不行,恨不得給自己幾拳,真是的,之前為什麼要猶豫呢?
這雞苗有著落了,養雞的人也有了,就差合適的雞舍了。
於是,又進行了新一輪的磋商,村裡拿出了一個方案。
最終決定,村裡拉起一支臨時的施工隊來,開始按報名順序,挨家挨戶開始幫忙建雞舍。
材料各家出,工錢記賬,跟雞苗一樣,等成雞出售時再扣除。
好在王家村是個大村子,人口眾多,人才濟濟,隨便一招呼,就立馬拉起了二十多人的施工隊,都是壘泥牆,做屋頂的好手。
材料其實也不用花什麼錢,牆用的是土,屋頂用的稻草,梁用的木頭。基本上都可以就地取材。
許大茂到的時候,王強已經出門了,不過大山在家呢。
他一見到許大茂,就非常開心,第一時間就拉著他的許叔參觀他的工作場所,也就是小雞孵化室。
四合院之許大茂的幸福生活
經年舊事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