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事情,即使這件事對所有的村民都有益,也不能由他一人說了算的。現在只能由他這個村長提出倡議,等到大多數村民們同意了才有可能成行。
所以,他就想到了召開村民大會,想聽一聽大家夥兒的意見。
會開得還算順利,因為自打搭上了許家,給飯館送菜之後,全村子的人家,或多或少都從這門生意裡受了益。
現在聽說馬上要有“雞荒”了,那還了得,趕緊開始多養啊,對這個決議,沒有什麼人持反對意見的。
可是,也有人提問題了,雞苗從哪裡來?
這事兒還真不太好解決,現在村裡養雞還是沿襲多年之前就流傳下來的方法,雞苗都是透過老母雞抱窩孵蛋孵出來的。
可一隻老母雞抱一次窩最多也只能孵二十多隻雞蛋,還不能保證全都能孵化成功,而老母雞什麼時候會抱窩得看老母雞它自己,不能人為控制。
按照王強的建議,如果真要規模化養雞的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
另外,如果雞苗問題能解決,又有一個問題橫在前面,那就是怎麼個規模化養法,王強可是建議了,每一批至少要養兩百隻,一個月一批,可不是一個小數量,怎麼分配,由誰去養,這些全都是問題。
…不過,後在這些問題可以慢慢討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雞苗問題。
這時下面有人舉手,王強一看,原來是周老實家的小閨女周小苗。
周家是王家村少數幾戶外姓人之一,小苗這姑娘跟自家兒子大山年紀差不多,不過人家學習成績好,考上了區裡的高中,這次正好放假在家,就來湊熱鬧了。
小苗舉手,是因為她有個好主意,她同桌就哥哥正在鄉里的農技站工作,她平時沒少聽見同桌講她哥的事情。
所以她知道,像村裡遇到的這個雞苗問題,完全可以向農技站的農技員求助的。
事情下面的發展就不用再述說了,他們找到了農技站,請教了這個問題。
其實很好解決,就是採用人工孵蛋的方法,只要種蛋新鮮,溫度和溼度控制得當,一般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人工孵蛋的時間跟老母雞抱窩孵蛋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一般都是二十一天左右。
可是,不管什麼事情,都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沒有容易的。
王強從村子裡挑選了六個伶俐人去跟農技員學技術,最終完全掌握的只有兩個人。
令他驚訝的是,自己兒子大山竟是其中一個,而且是學得最快最好的一個,另外一個就是公認的能幹人七嬸了。
因此王強決定,把孵化小雞這個活兒掌握到自己的手裡。
他也不是傻的,既然自己的兒子這麼爭氣,那他就不客氣了,雖說前期可能要投入一點金錢,可這個活兒才是規模化養雞的核心,掌握了這個,就等於掌握了主動權。
於是,他特地讓媳婦把家裡的一間放雜物的小屋子騰了出來,又壘了一個火炕,以後就用這間屋子來孵化小雞。
他跟七嬸說好了,要請她過來幫忙,跟大山一起負責管理孵化這個事情,算工錢的。
正是因為如此,大山才會說自己一直在忙著孵小雞呢。
可不是一直忙嗎?光等小雞出殼就要二十一天至二十五天左右,然後雞苗出來了,他們還不能放鬆,因為剛孵出來的雞苗是非常非常的脆弱的,至少要讓他們飼候好幾天,才能交由農戶餵養。
一個月就要孵化一批,這樣想想他還真是沒有什麼喘息的時間。
不過他的忙碌並不是白費的,現在的王家村已經有了三批雞正在飛速成長中,三批就是六百隻,這王強還是非常有魄力的。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飯館就不用四處去尋找雞蛋貨源了,成雞的供應也會穩步上升。
晚上許大茂下班回來之後,聽了家國的轉述,他非常驚訝,真的沒想到,自己當初無意的一個舉動,竟然會對王家村有著這麼深遠的影響。
不可否認,王強是個膽大的,並且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農村發展的領頭人,王家村在他的帶領下,發展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過,就目前的狀況,王家村的命運可以說與自家的小飯館的命運緊密地相連到一起了。
看來,他有必要抽空去一趟王家村了,去看看那邊到底發展成什麼樣兒了。
他算算時間,這才發現,自己也已經有半年多沒有去過王家村了,過去這一年發生的事情著實是有點多。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