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頭,繼續問道:“下面我要問的,是證人你的意見。你覺得柏木經常去你家玩,是否出於好奇心?就是說,他想去看看你家的情況,觀察你和養父母的關係。”
神原證人似乎在顧忌旁聽席上的人:“我不知道。”
藤野檢察官迅速望向旁聽席,看了一兩秒。
“上初中時,柏木來到本校,而你升上了東都大附中。這時,龍澤補習班已經不存在了。在此情況下,兩人的交往出現過變化嗎?”
“有變化,不如上小學時那麼密切。”
“柏木不到你家去玩了?”
“是的。不過我們時常見面,有時在車站附近,有時在公園。”
“事先約好的?”
“基本是這樣。”
“柏木打電話約過你嗎?”
“是的。他給我打過電話。”
“這麼說,你對柏木在本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也有所瞭解嗎?”
“是的。有某種程度的瞭解。”
“你覺得柏木在本校過得怎麼樣?”
“你指什麼?”
藤野檢察官聳聳肩膀:”他在本校過得很快樂,還是很無聊?他看上去精神抖擻,還是無精打采呢?”
神原和彥抿緊嘴唇,又像是想開了似的說道:“我並不完全瞭解柏木的心思,不過他說過,他也想上私立學校。”
“他認為自己不該上本校這樣的公立學校,應該上私立學校,是嗎?”
“是的。”
“他說過自己想和你上同一所學校嗎?”
“不,他沒這麼說。”
“那麼,你進入東都大附中,是你自己的意願嗎?”
“是我養父母的建議,不過我也覺得挺好,就參加了考試。”
“你的養父母為什麼會建議你上私立學校,而不是公立學校?你知道原因嗎?
“主要考慮到我們家與眾不同的家境,還是小班化教育的私立學校比較放心。特別是我母親――我養母希望如此。”
“關於這一點,柏木發表過意見嗎?我是說,考初中的時候。”“他沒說什麼。”
“什麼也沒說?”
“是的。”
“比如,他也想上私立學校;升學考試真麻煩;你要是能和他一起去三中上學就好了,諸如此類,他都沒說過?”
“是的。”
“可是成為本校的學生後,他卻說自己也想上私立學校嗎?”
“他沒有說得這麼明確。”
“他的話可以這樣理解,是嗎?”
“是的。”
“也就是說,柏木的話語中包含他在三中感到無聊,過得並不舒暢的含義,是這樣嗎?”
神原證人垂下眼簾:“應該就是這樣的。”
“過得不舒暢?”
“是的。”
“你有這樣的感覺?”
“是的。”
“你對這一點也很擔心?”
神原證人沒有出聲,點了兩次頭。
“具體是怎樣的擔心?”
“我曾經覺得,要是這樣下去,以後柏木可能會拒絕上學。”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
“初一的春假快要結束的時候。由於新學期將至,所以相當著急。可是,”他立刻接著說道,“事實上什麼都沒有發生。那時,柏木並沒有拒絕上學。所以,那是我在杞人優天。”
“柏木對本校不滿,和同學們相處得不融洽。那麼,他有沒有找誰商量過?”
“我不知道。”
“你能想象一下,他會和什麼人商量嗎?”
“毫無頭緒。”
“就是說,柏木身邊已經不存在龍澤老師那樣的人了?”
“我覺得是不存在的。”
“是否可以認為,失去龍澤補習班,失去龍澤老師,這對柏木而言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藤野涼子的眼神在逼迫神原證人:說呀!你不是已經決定在法庭上公開一切了嗎?那就痛痛快快地說出來。無論多麼難以出口的話,都給我說出來。事到如今,我絕不會手下留情。
“是的。我想,這對他而言肯定是重大的打擊。”彷彿被檢察官的氣勢壓倒,神原證人的聲音變小了,“所以他總是怒氣衝衝的。”
“他在生誰的氣?那些汙衊龍澤老師的人嗎?”
“差不多,可似乎不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