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2 / 2)

小說:竊隋好駙馬 作者:浙東匹夫

帥的方略繼續部署。但是既然咱們是海路軍,當然要用好水師之利。不妨派出水兵數萬、搭載戰船沿海北上,到薩水河入海口巡視,一來可以對宇文述軍戰敗的戰況予以確認。二來三十萬大軍,只有可能被擊潰,而不可能被全殲,高句麗人沒那個實力,所以說不定此去營救得法的話,還能撈出一些陷於敵後零星抵抗的友軍。

第三,高句麗人經此一戰大勝,必然驕矜。論陸戰,高句麗兵很快可以湊出數倍於我軍的人馬,然而水師方面,高句麗素來只有六道水師、計五萬兵而已。黃海道水師已經在此前我軍登陸時被殲滅其大半,餘下不過五道、四萬三千餘眾;這其中還要分出兩道在高句麗東海岸、防備新羅與倭國的方向,所以留在西海岸的,不過三道水師而已。薩水之戰後,乙支文德未必不可能派出水師協同作戰,或從海邊駛入薩水截斷宇文述歸路,或沿海運兵進兵搜殺。我們若是集中水師,爭取與敵一戰,說不定便能區域性以多打少,殲敵一部。將來縱然退兵,則我軍回撤之前好歹還勝了一場,算是‘乘勝退兵’,朝廷之中,也好交待。”

“此計著實不錯……本帥便親自分兵率領五萬舟師,沿海北上薩水接應宇文大將軍殘部。周副帥統領六萬餘部,固守大安郡城等已取城池,成掎角之勢,護住浿水入海口河道。”

“總管!此出不知時日,萬一經久不回,而陛下旨意不過月餘便到,屆時總管不在大安,如何接旨?即使要分出舟師迂迴救援友軍,也指派一偏將前去即可,總管不可親出啊!帶走五萬人馬,也著實多了些,若是乙支文德得知情況,囤積大軍求戰、趁機分割包圍周副帥各部,不可不慎。”

崔君肅又是一番諫言,最後來護兒不得不把分出的舟師規模減少到三萬人,在大陸上依然留下八萬人馬固守。這時候還是蕭銑主動請戰,解除了來護兒的左右為難。

“總管,下官自問陸戰並無尺寸建功之能,出戰以來,唯有水師尚且偶有一得。此戰我軍只是為了接應宇文述潰部,所需兵馬確實不用太多。倒不如多派船隻、少載士兵、多載資糧,如此一旦遇到我軍潰部,則可以直接接應上船,或是給援軍糧,讓友軍得以堅持。下官請求帶隊出戰,只需三萬兵馬、然而要帶走滿載時可裝載十萬士卒的戰船、以便收集敗兵,請總管准許。”

這個時代,海陸軍還沒分的這麼清楚,就算是宇文述手下的敗兵,或許因為是北方人不習水戰,但是上了海船好歹也能劃劃槳、擔任一下接舷戰,確實沒必要從來護兒那裡抽走太多士兵。所以蕭銑的建言一提出之後,來護兒馬上就眼前一亮,順勢準了。

僅僅籌備了兩日,所需兵馬物資裝船完畢,蕭銑便帶著三百艘隋軍渡海沙船、五十艘繳獲的高句麗板屋船從浿水啟航,向西駛入黃海,隨後折向北方,沿著朝鮮半島海岸線、離岸約摸十五里到二十里的樣子,徐徐前進,撲向浿水河口北方一百五十多里的薩水河口。

跟著蕭銑的,有三萬士卒,挑選的都是來護兒麾下十幾萬人中水性最精熟的。部隊名義上的副將乃是鷹揚郎將周法明,不過也要聽從蕭銑的調遣指揮。來整、秦瓊、周紹範等實力派中級將校也頗在其中,讓蕭銑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頗為放心。

已經是大業七年下半年了,來到大隋朝這麼多年,蕭銑還是第一次以一個軍事統帥的身份,直接帶領一支軍隊,雖然這還是一個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僅僅是戰時行軍總管臨時委派的軍職,卻也著實讓蕭銑心中暗暗激動了一番。

這都是他自己努力掙來的,在軍方的勢力範圍夾縫中,利用朝廷諸將都不習海戰這一真空區,“填補大隋朝國內空白”,潛移默化中突破了外戚作為一把手將領直接帶兵這條紅線。

“不知道宇文述的殘兵敗將裡頭,有哪些遺產生命力比較頑強、現在還能蹦躂呢?這一戰可要好生經營,不能墮了威風啊。”

兩天後,船隊開到了薩水河北岸海域,蕭銑心中激盪,如是想著。(未完待續)

ps:撲到連罵都沒人罵,或許是懶得罵。

一天的稿費只值一個煎餅果子,還是隻能加劣質無品牌澱粉火腿腸那種。如果想加培根,一天的稿費連一個煎餅果子都吃不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