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香港十年 作者:絢爛冬季

的“指示”允許一部分師生都符合條件的中學繼續用英語教學(估計有###十所),必然使這些學校今後變得更加熱鬧,更加“精英化”。家長為了使子女能夠擠進這些學校的閘門,也必然更加使勁地逼迫子女從剛開始講話就學英文。如此推行“母語教學”,結果卻使英文學校地位更高。過去一大批學校寧可“掛羊頭賣狗肉”,也要充當“英文中學”,主要是擔心改用“母語教學”後收不到好的學生,壞了學校的名聲。如今家長心態不改,學校壓力也難減。按照“指引”,既然符合條件的學校可繼續做“英文學校”,許多學校就會竭盡全力提高師生的英文,使自己符合“指引”的要求。由此可見,有關“母語教學”的新規定並不能立即改變香港“獨尊英文”的殖民地傳統觀念。要真正提升中文的地位,主要靠社會變化和市場需求的力量。香港迴歸祖國,必然會增加社會對中文的需要。基本法》規定中文和英文都是官方語言,而且不分輕重高低,在實際運用上中文的比重會越來越增加。雖然不少華人高官仍然習慣於用英文溝通以至用英語思考,但如今招聘公務員已把中文列為必要的條件,與英文並重。特區首長董建華倡導公務員多講、多用中文,外籍官員也應懂一些起碼的中文才行。今年十月他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在香港歷史上也是首次用中文(廣東話)宣讀。市場需求增加,主要因香港同內地及臺灣的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也越來越重要。不少公司招聘新人時,還把會講會聽普通話作為必不可少的技能。但市場需要產生的效果往往是“逆向傳遞”的;目前最熱衷於學習普通話和中文的往往是那些在職人士,各種補習班多如牛毛。相反,在中小學內中文及普通話卻仍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中學畢業生多數不會講普通話,許多人還聽不懂,這也是香港年輕一代中文水平低落的重要原因。他們平時看的、聽的、講的一大半是廣東話式的中文,有的還夾雜著許多英文單詞,根本不知如何用標準的中文來表達。至於英文方面,原來“獨尊英文”除了造就少數“英文精英”外,反使學生的英文水平一年不如一年。不少人擔心,今後如果大力推行“母語教學”,英文水平會進一步跌落,從小處看會影響子女的就業機會,從大處看則會削弱香港的國際地位。如果盲目地獨尊母語、排斥英語,確有可能造成惡果。筆者不久前到巴拿馬採訪時發現,那裡雖然長期受到美國的影響,中青年卻已多數不會說英語。據朋友的解釋,過去十多年在反美情緒支配下,巴拿馬學校普遍停止教英文,現在許多人為了尋找好的職業,不得不加緊補習英文,但跨國公司、銀行仍難招到合格的僱員,十分頭痛。對中國經濟發展來說,香港的英語人才也是一項可貴的資源。中國十二億人口,中文好的人才比比皆是,中英文俱佳的就少得多。哪怕許多香港人中英文都是“半吊子”,但卻可以應付國際經貿、金融業務往來,這也是香港的優勢,不應低估他們的價值。因此,推行“母語教學”決非排斥、貶低英文;相反,有過去英語教學失敗的前車為鑑,推行“母語教學”反倒有可能使更多學生學好英文。香港就有一所中文中學,會考英文成績超出英文學校平均水平。今後類似的事例會越來越多,使迷信英文學校的家長髮現中文教學令自己的孩子各門課程都學得更好,因而也有可能花更多時間學好英文,如果這樣,母語教學”才算確定了地位。香港政府和整個社會都應為此而努力。

香港內地“禮”尚往來

七月一日將至,香港又在預測中央這次會送什麼“大禮”。財政部已經宣佈,新的一批香港商品下個月就可免關稅進入內地市場;估計北京還會擴大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範圍,香港法律界則有望獲准處理民事商業糾紛案件。這幾年北京不斷給香港“送禮”,已成慣例,而等待北京送更多的“大禮”,也已成了香港的普遍心態。其實,香港也不斷向內地送“禮”,早先主要是送去投資和人才,近兩年又增加了一項: 香港的大學到內地招收學生。今年,香港的幾家大學在內地的招生人數增加到一千多名,已形成一股不小的報考熱潮,實在是很好的事情。招收內地學生,有助於打破香港對使用內地人才的限制,打破香港人的封閉思維,早先已經講過多次,這裡不再重複。有趣的是,香港那些大學前來招生,也給內地帶來觀念上的衝擊。首先是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感到壓力了。本來,全中國最拔尖的學生不是進北大,就是入清華,盡由它們兩家挑選。現在半路殺出了“程咬金”,去年就有考生棄北大而轉去香港科技大學,還有一位因“移民”身份(從入學分數線高的省份移入分數線較低的省份)無法進入清華的高考“狀元”,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