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東家回來的訊息,崔姑娘堅持擺宴,我也沒有勉強,東家是看,您打算先去工地上看看,還是先去吃飯?”
時穿抬頭望望天:“都什麼時候了,去什麼工地,既然崔姑娘那裡已經準備好了,那你們就不麻煩了,來,姑娘們,一起去崔園吃飯。”
崔園內,崔小清姑娘以及留守在莊中的兩三名姑娘迎在門邊,崔姑娘一見時穿,便熱情的招呼:“大郎幸苦了,你風裡雪裡走這一趟,一路幸苦不說,還特意記掛著我,真是……
大郎,你帶來的那些禮物我已經收到了,真是喜歡……來,見一下伯伯。“
崔姑娘一側身,露出身後一名三歲左右,瘦弱膽怯的小男孩,她牽著小男孩的手,向時穿引薦:“這是瑄兒,原是我族中幼子。大郎走後,我父親聽說了桃花觀事件,知道我離開桃花觀自立女戶,擔心我將來沒有香火,特意從族中選了這名小男孩兒過繼與我,嘻嘻,也是防備我這份產業最後雨打風吹而去。”
崔小清把這件事說的風輕雲淡,但時穿知道,涉及到財產上面的爭執,從來就是紛爭不已,不過,既然現在事過境遷,崔小清不願細說,時穿便放開手了。他隨手從懷中摸出一把短刀,塞到那小男孩手裡,說:“來得匆忙,沒帶什麼禮物,湊合用吧。”
崔小清責備的看了時穿一眼,目光微沉:“人家送小孩,送的是筆墨紙硯,有誰送刀?”
時穿也不在意,他邁步向門裡頭走,門邊還站著兩位姑娘:鄭瑞芯與鄭瑞秋,便是在那場海州動亂中,借給褚素珍車馬,順帶著,也在崔莊躲避了一段時間,小地主之女。
崔小清趕忙解釋:“這兩位姑娘如今閒著沒事,家裡忙活春耕,便讓這幾位姑娘過來住上幾日,順便跟我學一學女紅與管家。”
時穿回身吩咐管家:“回頭從我在京城裡買的錦緞裡選兩匹,送給兩位姑娘做禮物。”
管家穆順答應著,其他的團練頭不好跟進去,只得站在門口跟時穿拱手告別,時穿舉步走向門裡的時候,忽覺得背部一陣刺痛,他轉過身去,四處打量一下,見到是一群團練告辭的背影。
第254章 過繼
站在院門口沉思片刻,時穿嘴角慢慢浮現出一絲笑容,他沒有回身,只是揹著手極目遠眺。
去年冬天,時穿不在家,黃娥做主,從流民當中僱用了千把號人。這些人拖家帶口的,基本上每家都有男男女女七八口人,其中四五百號男丁協助魯大的匠做班蓋作坊,而女性人口則進入時穿的針線作坊、箱包作坊,學習縫製箱包與衣料。
至於老弱麼,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黃娥按照時穿那本《家庭經營術》上所教授的,讓他們養雞養鴨,順便做些農活來養活自己。好在時穿經營的農業,都是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像養花養草種水果,都是些輕體力勞動,給的工錢又多,而糧食方面,那是鯨魚肉管飽。因此,許多流民感覺到這種生活比他們原先的家中還要輕鬆、富裕。
於是,很順利的,千把號流民安置下來——當然,他們的順利安置也證明了時穿所著的《女書》內容,確實言之有物。這導致崔莊女學聲名大震,附近無數殷實人家紛紛託門路走關係,想進入崔莊女學學習。而女學原先的學生,說親事的時候家人輕描淡寫的說一句“俺家小娘子目前在崔莊求學呢”,這家人立馬能從冷門股上升到眾人熱捧的潛力股,那種得意更是增加了崔莊女學的聲譽。
而崔莊本身,因為有了千把號流民加入,崔莊的佔地面積擴大了一倍不止。最重要的是,這些流民都屬於時氏的僱工,這下子,崔莊的勢力格局改變了,時氏成了崔莊首戶,擁有佃農僱農人口最多,接下來,時穿的話語權也更重了。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方家、趙家、餘家,都是浮雲。即使方舉人也在崔莊招納了幾百號人,學時穿的樣子在莊中蓋起了仿冒作坊,但終究抵不過時穿這個有官身的團練教頭——因為時穿的作坊是官上特許免稅的,比方舉人的作坊運作成本更低。
說起來,時穿的免稅待遇還是來源於安置流民,因為時穿的舉動,無形中減輕了官府安置流民的負擔,知州張叔夜對這種“急官府所急”的行為大加表章,於是,慷慨的批給了時穿新作坊三年免稅的待遇。而與之相對的,朝廷規定:舉人老爺的田地可以免稅,但舉人禁止開鋪子,這就是說:舉人開鋪子,不免稅。
如今,崔莊外圍新蓋起的連排住宅,都是安置這上千流民的。這近千戶流民入住崔莊後,不僅帶來了崔莊人口成分的改變,一些習俗也在悄悄變化,其中一本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