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愛是一種藥 作者:九十八度

中尋求依靠,有人尋求安慰,有人逃避,有人幻想……能否擁有滿意的愛情關係,靠的不是機遇,不是緣分.而主要是看我們能否真正愛別人,能否接受愛。只有在個性上真正成熟的人,才能真實地面對愛,體驗和享受愛的美妙。

那些本身比較混亂的人,會把自身的混亂帶入到愛情關係之中。導致兩性關係的衝突,從而迷失在愛情之中。在愛情的混亂中.我們總是容易把責任推卸給對方。但是,要想真正在愛情之中有所成長和收穫,我們就必須懂得反躬自問——理解自己在愛之中的責任,以及在其中的真實願望。

1

即使最偉大的人物,在愛神的面前,也保持最謙恭的姿態。

愛情,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是全人類共同的“信仰”。羅素 說:“浪漫的愛情是生活所賦予的最大快樂源泉,如果男女之間的愛情熾熱,充滿了幻想與柔情,那麼,在這種關係中就存在著某些不可估量的價值,不瞭解這一點,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很大的不幸。”

人的一生,始終是個追求愛與被愛的過程。世界由男人與女人組成,這兩個元素就如同《周易》中的陰陽一樣,變化萬物,就如同二進位制中的0與1,生生不息。這個世界是男人與女人的世界,因此也可以說這個世界是愛情的世界。

男人和女人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劇、喜劇,甚至是鬧劇。在心理諮詢中,因為愛的問題而來的佔了很大的比例,是最多的人群之一,從初戀的少年,到飽經風桑的老人,都可能會有愛的困惑,情的煩惱。

愛情是什麼?這確實是一個見仁見智,眾說紛紜的問題。愛情的比喻千奇百怪,在百度搜尋“愛情如”三個字,可以找到數十萬個網頁。用來比喻愛情的詞有:“風、雨、雪、茶、酒、水、糖、白開水、煙、花、月、禪、蟬、樹、草、葉、蓮、沙、塵、刺、刀、車、傘、燈、衣、袍、草、紙、粥、泡麵、蔗、蝶、褒湯、甜品、鹽、金、銀、玉、歌、棋、香水、炒股、作戰……”每一個詞語,都反應出某種對愛情的感覺和態度。把愛情比作水的,說愛情會像水一樣激盪,也會像水一樣平淡;把愛情比作煙的,說愛情開始給人憧憬,最後不免失去;把愛情比作月的,說愛也會陰晴圓缺;把愛情比作雪的,說純潔但也惘然;把愛情比作花的,說美麗但也凋謝;把愛比作酒的,說酒香雖好,貪杯會醉;把愛情比作車的,說愛如搭公交,有很多的偶然;把愛情比作衣服的,說穿了後才知是否合身等。可以看出,每個人對愛情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體會。

浪漫的背後(2)

談論和描繪愛情的書籍,汗牛充棟。然而,是否能得出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是否能夠從中窺視到愛情的真相呢?如果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愛,那又怎麼確定現在擁有的就是愛,或者曾經失去的就是愛呢?

幾乎所有的男性都曾經或者正在做著白馬王子的夢,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曾經或者正在做著白雪公主的夢。愛神,是一個神秘的“神”。她罩著“面紗”,讓人懷著無限的猜想。

2

愛情是一種詩意,我們都渴望詩意地生活,而其中最有詩意的愛莫過於一見鍾情。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想見的人,於千萬年之間,在時間無垠的荒原,兩個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沒有其它的話,只說一句:哦,原來你也在這裡啊!”張愛玲的這句話,扣人心絃,因為她說出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浪漫期待。

一見鍾情時,愛情如流星般射中彼此的心。一見鍾情是意外的驚喜,使人相信命運的奇蹟和緣份的不可抗拒。

每個人都曾有過對愛情的浪漫嚮往。然而,浪漫常與幻想相聯絡,浪漫的人容易為愛情而狂熱,因此也就更容易在愛中受傷。渴望浪漫的人在愛情上寄託了太多的幻想,對浪漫的渴求有時是對現實的迴避,因此追求最完美愛情的人,恰恰是最孤獨的人。這是一種幻想,而非真實。文學中描繪的愛情,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人們往往把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而這隻能證明這些男女過去是多麼地寂寞。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行動,象愛情這樣以巨大的希望開始,又以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尤其是追求浪漫的愛情。

幻想中的愛情,愛的物件不過是一個幻影。就像放映幻燈片一樣,對方不過是恰當時刻出現的那塊幕布而已。茨威格 小說《一個女人的二十四小時》中的女主人公,她深深地迷戀一個陌生青年男人在賭桌上的手,並不可抑制地與之發生了*。她對這個男子毫不瞭解,而只是對那雙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