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請諸位將軍前來,有兩件事,第一件,是關於裁撤軍隊的事情,第二件,是出兵打仗的事情,你們想先聽哪一個?”
張遼開門見山,說話乾脆利落,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頗有雷厲風行的感覺。
甘寧、黃忠、魏延、文聘、李通聽完張遼的話後,耳朵裡面都像是聽到了一聲悶雷,無論是裁撤軍隊,還是出兵打仗,都是大事。尤其是裁撤軍隊,在他們聽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於是乎,幾乎所有人都異口同聲的說道:“張將軍,裁撤軍隊是怎麼一回事?”
張遼當即拿出了一份兵部發出的文書,直接亮在了眾人的面前,朗聲說道:“這是兵部的公文,已經簽發了,而且攝政王也在上面簽字了,還蓋有玉璽,勒令我在一年之內,將荊州之軍裁撤到七萬以內!”
“七萬以內?”眾人聽後,不禁都是一陣驚訝,要知道,現在荊州的兵馬可是共有十四萬人啊,要裁撤軍隊到七萬以內,那豈不是要撤掉一半的軍隊嗎?
“為何要裁撤軍隊?”黃忠皺著眉頭,小心翼翼的問道。
張遼道:“我只服從命令,至於是為什麼要裁撤軍隊,我卻不得而知。”
其實,張遼不是不知道,而是不願意說罷了。荊州現有十四萬軍隊,再加上甘寧帶來的一萬軍隊,整個荊州共有十五萬軍隊。
這麼一個龐大的數字,是任何一個州都沒有辦法擁有的,要知道,揚州在南征之後,才只有五萬人而已,廣州也只兩萬人,交州軍隊最少,才一萬人,這三個州的軍隊加在一起,也才八萬軍隊而已,可荊州一個州就有十五萬的軍隊,這樣龐大的一個數字,不管換做是誰,都會覺得害怕。
所以,張彥這才讓張遼裁撤軍隊,把荊州的軍隊控制在七萬以內。
黃忠見張遼沒有回答他的問題,也不再追問了,因為再怎麼問,也是無濟於事,張遼不想說的話,他永遠都不會說出口來。
“張將軍,如果要把荊州所有的軍隊控制在七萬之內的話,那麼豈不是要裁撤掉一半的人嗎?那麼這些被裁撤掉的人員,又該如何安身立命?”文聘問道。
“那出兵打仗又是怎麼一回事?”魏延突然把話題給岔開了。
張遼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道聖旨,亮在了眾人的面前,朗聲說道:“這是聖旨,命令由我率領大軍五萬,走水路,朔江而上,攻擊益州,並且還命令太史慈率領本部兵馬,為先鋒,從陸路進攻益州。”(未完待續。。)
728先鋒甘寧
“太史慈?”眾人頓時感到驚訝無比。
張遼點了點頭,說道:“沒錯,確實是太史慈!”
甘寧道:“太史慈遠在幷州,鎮守北方邊疆,怎麼可能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來到荊州?就算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最快也需要半月時間吧?我等都是驍勇善戰之人,又近在荊州,攝政王為什麼不從我們當中挑選一個人來擔任先鋒,非要從那麼遠的地方調來?”
“唉!”張遼先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然後望著一臉不忿的甘寧,這才緩緩的說道,“本來,關於這次西征,我向攝政王舉薦的先鋒是你,因為你本身就是益州人,對益州的地形十分熟悉,而且風俗民情也相當瞭解,是先鋒的不二人選。可是攝政王卻以為你勇猛有餘,沉穩不足,而且這次西征,務必要拿下整個益州,攝政王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從北疆將太史慈調來,擔任先鋒……”
甘寧聽後,立刻站起了身子,衝著張遼抱拳道:“將軍,我甘興霸雖然只是一介武夫,但自從跟隨將軍以來,深受將軍所影響,現在的我,已經早不是當年的我了,我現在做事也非常的沉穩,更何況我本人又是益州人,對那裡十分熟悉,由我率領大軍擔任先鋒,肯定會事半功倍的,還請將軍向攝政王奏明一切,不要調遣太史慈將軍來了,北疆也是很重要的,沒有了太史慈將軍的鎮守,胡人說不定還會活躍起來呢……至於這個先鋒,還是交給我來當吧。”
“興霸。我瞭解你。可是攝政王並不瞭解你。這次西征可謂是勢在必得,萬一出了什麼差錯,攝政王那裡我也無法交代,而且還會影響整個大軍的軍心,除非……”
甘寧聽張遼的話語裡有了一絲的轉機,便急忙問道:“除非什麼?”
張遼道:“除非你立下軍令狀,我才好向攝政王彙報你的決心……”
“是不是隻要我立下軍令狀,這先鋒就是我的了?”甘寧問道。
張遼點了點頭。說道:“那是自然。”
“好,我立,請將軍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