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3 / 4)

軍令狀,我簽字畫押!”甘寧斬釘截鐵的說道。

張遼見狀,嘿嘿笑了笑,並且奉勸道:“興霸,你要知道,這軍令狀一旦立下了,想再更改,那就是不允許的了!”

甘寧道:“我既然決定立下軍令狀。就沒有再打算更改。將軍,請寫軍令狀吧!”

張遼笑了笑。提起擺放在面前几案上的一支筆,並且攤開了一張紙,正要提筆書寫,卻忽然抬起了頭,問道:“黃將軍、魏將軍、文將軍、李將軍,這先鋒,你們可有興趣?”

黃忠、魏延、文聘、李通四人正沉浸在張遼所說的裁撤軍隊的問題中而無法自拔,他們還在絞盡腦汁的想,萬一真的要裁撤軍隊的話,那麼他們該讓一半的部下何去何從?

張遼突然的發問,讓他們有些不知所措,一時間便愣在了那裡,讓他們四個人無法回答。

“既然四位將軍沒有說話,那就是表示預設了,那麼這個先鋒之位,就讓甘將軍來當吧。”張遼一錘定音,直接敲定了甘寧。

甘寧自然是高興不已,抱拳向著張遼拜謝。而直到這時,黃忠、魏延、文聘、李通四個人才反應過來,這是在選先鋒啊。

如果沒有裁撤軍隊的事情一直讓四個人有所顧忌,他們也會好好的來聽張遼的話,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

先鋒敲定了甘寧,張遼也向他們詢問過了一番,可是四個人卻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爭奪權利,這先鋒就順理成章的落到了甘寧的頭上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張遼故意為之的,荊州軍裡面,黃忠、魏延、文聘、李通都是弓馬嫻熟,驍勇善戰之人,尤其是黃忠,更有百步穿楊之神技,而且百發百中,例不虛發,也是當先鋒的最佳人選。

張遼擔心如果直接讓甘寧當先鋒,怕眾人不服,會與之爭奪,所以張遼思來想去,這才想出一個好辦法,先用裁撤軍隊的事情迷惑住黃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然後再透過手段激勵甘寧為先鋒,這樣一來,就等於提高了甘寧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給甘寧以約束,使得甘寧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先鋒更是來之不易。

張遼的這些小手段,在座的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看出來,也可謂是瞞天過海了。

隨後,張遼寫下了軍令狀,甘寧簽字畫押,一切水到渠成,張遼便命令甘寧火速返回武陵郡,準備率領本部兵馬進攻益州。臨走時,張遼更是對甘寧一番囑咐,甘寧也是銘記在心。

甘寧離開之後,張遼則讓黃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聚集精銳部隊前往秭歸,隨時準備出兵。

“將軍,那這次我們帶多少人去攻打益州?”黃忠小心翼翼的問道。

張遼道:“五萬人足矣!”

黃忠繼續問道:“那裁撤軍隊的事情……”

“這件事事關重大,但由於西征也很重要,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我已經向攝政王奏請延期,等到西征完畢之後,再裁撤軍隊不遲。這次你們都隨我出征,每人帶一萬軍隊,餘下的軍隊暫且歸荊州刺史管轄,待西征歸來,再做定奪。”張遼道。

黃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都異口同聲的道:“諾!”

……

甘寧當了先鋒,帶著從張遼那裡拿來的軍令狀火速趕回武陵駐地,兩日後,甘寧終於回來了,他當即召集部下,向他們透露出來了西征的訊息。

甘寧曾經是益州巴郡臨江人,年少時喜好遊俠,結交了許多狐朋狗友,因其為人仗義,武藝高強,弓馬嫻熟,遂被眾人推舉為首領。

不過,甘寧是那種疾惡如仇的人,看不慣別人被欺負,所以經常替人打抱不平,後來受到了官府的通緝,索性落草為寇,幹起了搶掠的生活。

因為甘寧總是喜歡在腰間懸掛著鈴鐺,又是乘坐帆船沿江流竄作案,專門幹劫富濟貧的勾當,所以被那些鄉紳取名為錦帆賊。平時只要一聽見鈴鐺響了,大家都會誤以為是錦帆賊來了,紛紛進行避讓。

但是久而久之,甘寧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偏離了他原有的目標和想法,便遣散了隊伍,自己孤身一人前往益州牧劉焉那裡負荊請罪。結果劉焉非但沒有捉拿甘寧,反而重用甘寧,讓其擔任蜀郡的郡丞。

不過好景不長,甘寧當上官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劉焉就病死了,接替劉焉位置的人是劉璋,劉璋接管益州後的當年,益州境內盜風四起,其中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是那些依然打著錦帆賊甘寧旗號的賊人,劉璋派人前去圍剿,不是撲空就是被伏擊,總之沒有逃到過什麼厄運。

而劉璋也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