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家園記憶 作者:旅遊巴士

。加上橋拱較小,經常被巨大大的河水撞擊,橋上的很多石塊都脫落了,隨時都有跨塌的危險。送走“老摩公”,王貢爺當即派人請來當地修橋工匠進行實地勘測,然後按照“老摩公”選定的良辰吉日動工在河上建造石拱橋。說來奇怪,從動工建橋那天起,王貢爺的父親的病情就一天比一天好轉。待半年後石拱橋建成通行時,王貢爺的父親的病就全愈了。這座高約三丈、橋拱跨度約兩丈的石拱橋建造完工以後,王貢爺將它定名為“福壽橋”,並親自書寫了橋名。修建“福壽橋”以後,王貢爺的父親又多活了二十來年,最後在光緒十一年時以七十歲壽齡無疾而終。王貢爺建造“福壽橋”花去了多少錢財,如今已經沒有人能夠說得出來。只是據說,在建造這座石拱橋時,僅辣椒麵就吃去了三百多斤!

如今,“福壽橋”儘管已經歷經一百三十多年的風雨浸蝕,但依然屹立在寨前的河上。可惜的是,在1982年的一次特大洪澇中,王貢爺親筆書寫橋名的那塊石板被洪水沖走了。在那次特大洪災中,除了“福壽橋”僅被沖走一塊石頭外,者要寨子其他大小橋樑全被沖毀。如今,只要踏上“福壽橋”,你便會感受到這座石拱橋的蒼老。橋上和橋兩端路上的石板,已經被往來的行人踏踩得光滑鋥亮。橋上的石縫裡,已經長出了一些巴茅草和一些說不上名的藤蔓,幾乎將橋拱都全部遮蓋了。若不是看到橋下的流水,定然不會覺得河上有一座石拱橋。當然,踏上這座石拱橋的時候,如果你已經瞭解到跟這座石拱橋有關的故事,除了感嘆這座石拱橋的古老,你更會為一個百年前的孝子所感動。

跨過“福壽橋”,順著石板路往前走不遠,就會看到一座水磨坊。這座水磨坊位於者要寨子通往安龍縣城的石板路旁的下方。

石磨坊共有兩棟相互接連在一起且房間相通的房屋,呈坐北向南朝向。西頭那棟房子西面的屋山上,矗立著一個用木板和木條製成的、差不多有整個屋山牆面那樣寬大、有房屋那樣高的大軲轆。一根粗大的橫軸從大軲轆中心連到屋裡,屋裡有一間屋子的地下全是空的,裝滿了大小不一、齒齒相扣的齒輪。屋外的大軲轆被從懸崖上衝下來的水流衝擊後轉動起來,穿過木軲轆輪心的橫軸就帶動屋裡的齒輪轉動,水磨坊裡的水碾、水磨、水碓等裝置就可以工作了。

走進西邊那棟房子,首先看到的是那副巨大的水碾。一個直徑有五尺左右的石輪子,在連桿軸的牽引下,不停地在那個幾乎佔去大半間房子的圓形石碾槽裡來回轉動,發出轟隆隆的聲響。石槽子裡放了大半槽子的稻穀。石輪子碾過去後,蹲在石槽邊上的人,就連忙用勺子把槽子裡的稻穀不停地翻和,並隨著石輪子的轉動而移動腳步。據說,水碾的石槽子每次可以碾四五斗稻穀,碾一槽稻穀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農忙季節,寨子裡的人家幾乎沒有時間用石碓舂稻米,都擔來水磨坊裡用水碾碾。那時,水碾幾乎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碾米,水磨坊裡成天都是轟隆隆的聲音。

在水碾右面的那間屋子裡,有一個水碓。與寨子裡的石碓相比,水碓照樣有石碓窩、鐵碓咀、木碓杆,只是撐碓杆的碓滾石變成了木製的支架。碓杆尾用鉚釘跟一個可以上下襬動的軸柄相連。啟動機關時,那根擺軸就上下襬動,從而帶動碓杆上撬下落,鐵碓咀就一舉一落砸進石碓窩裡,從而達舂東西的目的。因為石碓窩一次最多可以舂一斗穀子左右,即使只有兩三升穀子的時候也可以舂,所以,水磨坊裡的水碓一般都只用來舂糯谷,逢年過節時也用來舂餈粑、餌塊粑等。一般來說,使用水碓的時候並不多。但如果用水碾碾稻穀的人太多,主人也會用水碓來為那些忙用糧食的人來舂,從而減少等待的時間。

在水碾左邊那間屋子裡,安裝得有兩臺水磨。每臺水磨都是由兩副石磨和一副搖篩組裝而成的統一體,有一人多高。水磨的頂端安裝有一個可以盛裝鬥把糧食的圓柱型漏斗。在離地尺把高的地方,安裝得有兩個出料槽,左槽是出面粉的,右槽是出糠糟的。將糧食倒進頂端的漏斗裡,啟動機關,水磨就咣啷咣啷地轉動起來,下面的出料槽就一個出面粉一個出糠糟。水磨主要是用來磨小麥和苞谷的。特別是在收割小麥的那段時間,很多人家都要做新掛麵吃,兩臺水磨就得連天連夜不停地轉動起來。

從水磨坊往東走,就進入了東頭那棟房子的房間。在最左邊那間屋子裡,安裝得有一臺擀麵機。帶動這臺擀麵機的木軲轆安在屋外的窗臺下,木軲轆的直徑大約有七尺左右。衝擊木軲轆轉動的水流是從屋裡的暗道流出來的。除做麵條時使用外,那臺擀麵機平時裡幾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