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1 / 4)

小說:家園記憶 作者:旅遊巴士

約兩丈,橋拱到河中心的高度約三丈。正因為如此,整個橋型才被建了橢圓形。橋下的河床上,築得有一道約三尺寬兩尺高的石堤,大約是為了減緩上游衝下來的水流對石拱橋底部的撞擊。

在距離石拱橋上方約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一堵高約一丈開外的石堤。石堵把水攔起來後,形成了一個水塘,既解決了橋上方那片稻田的生產灌溉用水,又在這裡形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幾砣形狀怪異的巨石,散亂地臥在水塘裡。有的像難忍酷暑跑到河裡滾水的老水牛,只露出一個長角的牛頭;有的像一隻擱在河裡時間太久已經破爛得長了雜草的小船,只是那尖尖的船頭已不知在何時被砸斷了;有的則像一把被人有意丟進河裡的破椅子,只不過靠背有許多地方已經被損壞了。連線在石頭之間的一些水草,在河水的沖刷下不停地搖曳,讓人看後便彷彿覺得那不是水草在動,而是那些臥在水塘裡的巨石在晃動。河道里的流水,經過水塘的積蓄後從石堤上衝下來,就形成了一道瀑布,瀑布跌落到石堤下的河道里,濺起無數的水花,一縷縷灰白色的水霧頓時飄繞在石堤周圍,石堤也因此變得更加美麗。

小時候,我曾經多次到這座石拱橋上玩耍。特別是在春末夏初打秧田時,就經常到橋旁堵水。那時,時常看見很多為了守水打秧田而睡在石拱橋底下的石堤壩上休息的男人,或是看見很多正在排隊抽水或戽水而坐在石拱橋底下的石堤壩上休息的男人,他們在那裡相聚,或一支接一支地吸著喇叭煙,或有說有笑地擺談著一些能夠引人發笑的生活趣。在春末夏初的枯水季節,石拱橋上游的河段幾乎斷流,但石拱橋下方卻有一個深潭,一年四季都有水,而且潭水總是綠茵茵的,讓人覺得潭水深不可測,心生寒顫。於是,沒水打秧田的人們,便相約到這個水潭裡用抽水機抽水,沒有抽水機的人家就用木桶來戽水,搶時間取水打秧田育秧苗。所以,在枯水季節裡,這座石橋下面就顯得格外熱鬧。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時常來到石拱橋下,擠到那些坐在橋下休息的大人中間,好奇地聽他們吹牛、看他們叭嗒叭嗒地吸呷著喇叭煙,讓從橋下吹過的徐徐涼風把身上的汗漬吹乾。

在沒人抽水或戽水的季節裡,這座石拱橋就很少有人來光顧,橋下的那個深水潭,也寂靜得讓人有些恐懼。但父親卻經常在這個時節到這兒釣魚,而且還經常在夜裡到這兒釣魚,因為這個深水潭裡有很多“烏蚌魚”。釣“烏蚌魚”不需要什麼技巧,需要的只是耐性和熬夜。所以,只要我們想吃“烏蚌魚”,父親吃過晚飯就會靠在廚房的灶門前,先喝上一陣水煙筒,然後迷糊一陣子,待家裡的人都睡著了,就扛魚杆出門。來到石拱橋下的深水潭邊,父親坐在一處僻靜的地方,裹起一支喇叭煙默默地抽,把煙抽完了就把蚯蚓穿在魚鉤上作誘餌放入河裡。然後,蜷縮著身子就地呼呼大睡。大約到了三更天,父親便爬起身來,一一將放在河裡的魚杆收起來。好傢伙,下水的十多棵魚杆,多的時候要有六七棵有“烏蚌魚”上鉤,少的時候也要有三四棵有“烏蚌魚”上鉤,幾乎沒有出現滑桿的現象。第二天,我們全家就吃上了味道鮮美的烏蚌魚。如今,只要從這座石拱橋上經過,我就會想起父親在石橋下那個深水潭邊釣“烏蚌魚”的情景,那鮮美的“烏蚌魚”味道就會讓我流涎不止。

這座石拱橋名叫“福壽橋”,大約修建於清朝同治初年。據說,這座橋是寨子裡的王貢爺為求上蒼保佑其父親健康長壽而修建的。王貢爺一直都很孝敬自已的父親,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考取貢爺並被上級官府委任為地方官員,完全是因為父親親的教育有方,因為他母親去世得早,一直是父親教育他讀書成人。

大約是在清朝同治初年,王貢爺的父親突然患上了重病,找了很多醫生上門診治也不見好轉。在請醫生上門醫治的同時,王貢爺又找來當地有名的“老摩公”為父親驅鬼除妖。“老摩公”來到王貢爺家,立即在堂屋裡立壇唸咒驅鬼除妖,可忙乎了半天也沒有發現王貢爺父親身上附有鬼影和妖氣。連忙讓王貢爺找來他父親的生辰八字推算,發現老人命中註定要遭此劫難。主要原因是王貢爺的父親前世所修的陰功已經用完,閻王只好決定用他的陽壽來折抵他前世所欠的陰功。於是,“老摩公”便對王貢爺說,要想治好老爺子的病,只有採取修橋補路的方式,為他補修陰功,才能留住老人家的陽壽。

聽了“老摩公”的話,王貢爺決定在寨前的河上修建一座橋。因為從寨子往北直達縣城的那條石板路,要橫穿寨前的那條河河。過去,由於河上的石橋建得比較小,雨天河裡漲水時河水時常漫過橋頂,很不方便行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