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容許當下這一刻存在,並且接受了所有事物和情狀的無常。因此我找到了和平。
對生命不做抗拒,就是處於恩典、自在、和輕鬆的狀態裡。這個狀態不再仰賴事物以一定的好或壞的方式存在。這麼說幾乎是矛盾的,然而,當你對形式的內在依賴不見了,生命的整體情狀、外在形式,就會趨於長足的改善。你過去認為快樂所需的人、事和情狀,現在,會在不經你努力或奮鬥的情況下來臨。你儘管享受和欣賞這一切——在它們存在的時候。這一切當然都會化滅,在生滅中迴圈不息。可是沒有了依賴,便沒有了失落的恐懼。生命開始輕易地流動了。
從次要來源所汲取的快樂,從來就不會很深。它只是本體喜悅——當你進入了那個不抗拒的狀態裡,所找到的洋溢的和平——蒼白的反映罷了。本體帶你超越心智的兩極對立之境,把你從形相的依賴中解放了。儘管你周遭的一切崩潰傾塌,你還是會感受到一個在你內在深處的和平核心。你也許不會快樂,可是你一定在和平里。
負面情感的運用和戒絕
所有內在抗拒,都會以一種形式的負面情感被經驗到。所有的負面情感都是抗拒。在這個脈絡裡,這兩個詞可以說是同義詞。負面情感的範圍,從惱怒或不耐煩到暴怒,從心情沮喪或懷恨在心到自絕。抗拒有時會觸發情感的痛苦之身。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個輕微的情境,也許都會產生憤怒、沮喪、或深沉的哀傷等負面情感。
我執相信透過負面情感就可以操縱現實,一逞所願。它相信透過負面情感就可以招引一個可欲的情狀,或者棄除一個不可欲的情狀。《奇蹟課程》里正確地指出,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就存有一個無意識的信念,認為不快樂可以“買到”你所要的。如果“你”——心智:不相信不快樂行得通的話,何必要創造它?事實是,負面情感當然是行不通的。它不但不能招引一個可欲的情勢,反而會阻止它的發生。它不但不能棄除一個不可欲的情勢,反而讓它滯留不去。它唯一的一個“有用的”功能是鞏固我執,這也最我執之所以喜歡它的原因。
你一旦認同了某一個負面情感形式之後,你就不想放下它。而在一個深層的無意識裡,你並不想做正面的改變。改變無異威脅了那個沮喪、生氣、或忿忿不平的你。然後你就會忽視、否定,或破壞你生命中的正面情感。這是個常見的現象。也是一種瘋狂。
負面情感完全有違自然。它是心靈的汙染源,人類對大自然的毒害和破壞,與集體人類心靈中所累積的負面情感之間有密切的關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態中,只有人類知道負面情感。正如沒有其他生命形態會違害和毒化生養它們的地球一樣。你可曾見過一朵不快樂的花、或一棵有壓力的橡樹?你曾經碰到過一隻垂頭喪氣的海豚、一隻自尊心有問題的青蛙、一條無法放鬆的魚、或者一隻懷恨在心的鳥嗎?只有那些和人類朝夕相處的動物,才會與人類的心智和瘋狂聲氣相投,進而偶發類神經質和負面情感的經驗。
觀察任何植物或動物,讓它教導你接納本然。教導你臣服於當下。讓它教導你什麼是本體。讓它教導你真誠——也就是合一、做你自己、成為真實的。讓它教導你如何生、如何死。以及如何不要把生死製造成問題。
我和幾位禪師一起生活過:我的禪師都是貓。連鴨子也教過我重要的靈脩功課。單只是觀察它們就是一種冥想。它們浮游在水面的神態,多麼祥和悠閒、多麼全然地臨在於當下。尊嚴、完美一如一隻無心的動物。雖然偶爾會有兩隻纏鬥的時候——有時毫無來由,或者是其中一隻闖入了另一隻的勢力範圍。通常纏鬥為時不過短短的幾秒鐘,然後就各自分開,猛烈地抖擻幾下翅膀,朝反方向遊走。神態安祥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我頭一次觀測它們的時候,突然恍然大悟,它們之所以要抖擻翅膀,其實是為了釋放多餘的能量,以免憋在身體裡的能量變成負面情感。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對它們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因為它們沒有一個讓它們不必要地豢養過去,然後再依此而建造出身份的心智。
負面情感會不會也隱藏著一個重要的訊息?比如說,如果我經常有沮喪感,也許就是我的生命出了差錯的訊號。也許是要迫使我檢視自己的生命情境,並做一些改變。所以我需要傾聽情感要告訴我些什麼,而不是斥之為負面情感了事。
沒錯,一再復發的負面情感,的確負載了一個訊息,疾病也一樣。不過,你做的任何改變,無論是工作上的、親密關係上的、或者環境的改變也好,都只是表面工夫罷了,除非改變是來自你的意識層面。就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