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挽救伊朗人了,您說是不是?我最敬愛的大功臣哈哈”
“你”
奧朗德還想詛咒兩句,可是彼得羅夫卻不再給他任何機會,直接把他當做一坨臭****丟在一邊,極其無視的繞過他快速離開,這讓奧朗德更是氣得三尸神暴跳,但卻又拿彼得羅夫絲毫沒有辦法,只能惡狠狠的剜了一眼趾高氣昂的彼得羅夫,一扭頭朝著自己的“廣告”部隊揚長而去
而此時此刻的彼得羅夫少將,卻對奧朗德的態度毫不關心,因為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那就是徹底把這支“左勾拳”揮動起來:
“工兵的情況怎麼樣?”
“報告長官,剛剛接到工兵司令的通報,一號和三號浮橋已經架設完畢,二號浮橋因為伊朗守軍的襲擾進度稍慢了些,不過也即將完成!”
“對岸的步兵突擊群怎麼樣?”
“長官,我們已經控制6個小型橋頭堡,足夠配合大部隊展開!”
“很好!”聽了一系列戰況彙報後,彼得羅夫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抬起胳膊,手錶的指標剛剛越過五點十五分,彼得羅夫雙眸一凝,迅即放下胳膊抓起面前的電話聽筒,用極為堅定的語氣朗聲說道:
“全體都有,開始總攻!”
隨著彼得羅夫的一聲令下,原本零散射擊的伊拉克炮兵陣地,忽然為止一滯,緊接著一百多門122mm和152mm榴彈炮、加農炮,齊齊一陣發出震天狂吼,飛蝗似的炮彈,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伊朗防線上的殘餘徹底蕩平,
威力極大的“冰雹”式122mm火箭炮,好似巨浪衝刷一樣,在伊朗陣地上肆無忌憚的狂轟濫炸,伊拉克的身管火炮與多管火箭炮組成雙層徐進彈幕,就好像兩道永不斷流的水簾,徹底將伊朗陣地滌盪一空!
與此同時,以“漢莫拉比”裝甲師為核心,“巴格達”機械化步兵師為左翼,“阿德南”機械化步兵師為右翼,所組成的共和國衛隊裝甲叢集,化作一隻無敵鐵拳,瞬間穿過阿拉伯河,帶著死亡的呼嘯將對面的伊朗陣地打得粉碎的同時,振臂一揮,齊齊南下,向著伊朗南部叢集的空檔轟然砸來
伊朗南部叢集在此刻已經難逃厄運,即便是整個伊朗都將陷入無比恐怖的深淵(未完待續。)
PS:感謝以下書友投的珍貴月票:
道若塵:兩張
感謝以下書友的慷慨打賞:
烽火丶劫匪:五百八十八;想幻愛:一百;秋之神光、一隻幸運魚兒、X8妖孽各十
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臨城下
摧枯拉朽,驚天動地;風捲殘雲,所向披靡
當彼得羅夫少將所指揮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裝甲叢集,以閃電突擊的方式將自己手中的長刀向伊朗人的脖頸猛力的砍過去時,伊朗人能做的,除了眼睜睜看著雪亮的刀光,劃過咽喉之外,其他的什麼都做不了
這其中固然有伊朗士兵拙劣的戰術;固然有一線指揮官刻板教條的指揮;固然有反擊衝擊時的蒼白無力,可與這些戰術或戰役方面的失誤相比,伊朗高層在戰略上的錯誤判斷才是最致命的
兩伊戰爭自開戰以來,伊朗就在伊拉克的突然襲擊下,喪失大片國土,雖說經過兩年多的艱苦鏖戰,伊朗將喪失的國土全部奪回,但這其中蘊含的兩國利益間的糾葛,民族之間的仇恨,教派之間的矛盾,卻被無休止的提升到一個難以調和的新高度。
再加上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又是一個極端強硬,且是個有仇必報的領導人,因此,對於逐漸在戰場上取得劣勢的伊拉克,自然是不能放過,於是從1982年下半年開始,伊朗便開始向伊拉克本土發動試探性的進攻。
但由於種種原因,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然而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正當伊朗決策層苦苦尋覓攻擊伊拉克本土的良機時,奧朗德裝甲戰鬥群的潰敗。就如同一張天上掉下的餡餅,讓伊朗決策層頃刻之間就陷入絕對的亢奮狀態,
因為。隨著奧朗德裝甲戰鬥群崩塌式的敗退,原本完整的伊拉克防線上,頓時出現了一條近十公里的缺口,目光敏銳的伊朗決策層,自然不能放過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抽調大批預備隊加強給南部叢集。組成戰役攻擊叢集,順著這條突破口攻入伊拉克本土。
意圖奪去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將伊拉克出海口徹底封死的同時。也將石油儲量豐富的伊拉克南部地區佔為己有,同時還可以劍鋒北指,威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了完成這個戰略構想。伊朗可謂是傾其所有。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