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讀你自已 作者:漂亮格子

猜內容和構思佈局、情節變化及“結果”……讀完以後,定會有所發見、有所啟迪! “書山有路勤為徑”。勤學、苦練、多思,你定能徹悟讀書之法,體會讀書之樂。

——不信你就試試!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夜讀��

夜讀二字,看起來就十分親切。夜,有月無月呢?月照窗臺當然好啦,沒有也不打緊,只要有寧靜,便可以安心讀你喜歡的書了。

夜讀,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不是人人都樂意罷了。白日裡,公事私事忙得團團轉,晚間消停了,幾人想著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痴人說夢吧? 中小學生倒是都要夜讀溫習功課的,但他們的夜讀是迫於無奈,且帶有極端功利目的,毫無樂趣可言。大學裡的學子,除卻特殊興趣,真下功夫在圖書館或宿舍“秉燭讀書”的同樣鮮有所見。 應該承認,如今成年人的“夜讀”,多半是看電視或看消遣性報刊,它是流覽性的,是打發時

光型的“週期迴圈”,感興趣時多看幾眼,不感興趣則立即調臺或翻看別的什麼,“拿得起放得下”,無所謂的。

真正意義上的夜讀則不一樣,它需要全身心投入。書是靜止的,沉默的,而接近它,翻開它,用目光觸控文字,以情感溫暖文字,書便立即活了:標題是文章的眼晴,眼睛閃動,文字立即便會在你眼簾跳躍起伏,驟然形成小溪,緩緩地流入你的心海……捧讀一本好書,無異於身心沐浴。

夜深入靜時,讀史是最愜意的。《資治通鑑》也好,二十四史也罷,只要是夜晚,無論是在床前還是窗下,你準能聞得到歷代王朝的戰火峭煙,聽得見仁人志士的鏗鏘話語。 夜深人靜時,讀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馬克·吐溫、托爾斯泰,讀莫泊桑、契河夫、海明威,讀魯迅、林語堂、沈從文、錢鍾書、梁實秋、周作人……無論是躺著坐著,都會心曠神怡。戲劇人物、小說故事乃至生活瑣事被作者用情感調理出各式各樣的味道了,你細細品著,豈可輕易捨棄? 有夜讀嗜好者,有福。

你沒聽人說起,每晚不讀書便睡不著覺麼?他不是賤,也不是裝模作樣,他是養成了夜讀習慣,就像抽菸喝酒的人一樣,上癮了。夜讀上癮的人,其實也並不特別地講求環境,也不怕別人吵鬧。到他覺得可以看書的時候,他捧起書,似乎立即便可“入定”進入“忘他”的境界了,此時此刻,書即是他,他即是書,人世間的煩惱瑣事,哪裡還纏得住他?

由此說來,夜讀需要真性情。沒有真性情,你最好夜晚莫挨書。書是聖潔物,碰它時,萬不可讓心懶散著,用手沾上銅臭味。

。。

書即伴侶�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乃大家氣派。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則是偉人風範。

大家氣派不敢有,偉人風範卻該學。依我這個起碼知識分子的看法,在學校裡讀書充其量只能算是“作業”,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讀書。做作業是老師佈置的學校規定必須讀的那些“品種”,你不讀不鬧懂不許你畢業。讀書人是根據自己個人的志趣愛好而自選自學,無人強迫,俗點講是自尋苦樂,甘作囚徒;雅一些便叫“做學問”,讀書人亦被稱作學問家。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有學以致用者,世上便有了“教授書”,教你五行八作,幫你“討生活”;有讀書取樂者,世上亦有“消閒書”,它助你打發時光;有工人、農民、太太、小姐……世上便出現各式各樣的千奇百怪的數也數不清永遠看不完的書。

我頂多算半個讀書人。因為伴隨年齡的增長,從鄉村走入城市、走入軍營、跨進工廠……非但職業有變,志趣亦隨之變化。書買得雜,讀得也雜。不懂事的時候,鄉村裡除了課本,便是小人書(我那時稱娃娃書),更多的書是老爺爺老奶奶大叔大嫂們的粗俗故事;已懂事時遭遇“破四舊”,想讀書卻無書可讀。書店裡除了“老大哥”們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類,便是馬恩列斯毛的著作。當兵兩年,我只借到過一部歌頌文革的“革命小說”,而且記不得書名了;70年代初在工廠偶爾借到一本《金薔薇》,竟抄下來了。真正開始讀書是70年代未,在武漢水院學習“發電廠熱工儀表及自動化”,卻透過武漢大學的朋友辦借書證,看武大圖書館裡的文學書。

那時候年輕,能看書熬夜,也喜歡“爬格子”。到工廠後充任技術員,常常因愛看文學書愛寫小說使領導和同事們生厭,被斥之為“不務正業”。直到數年後,不再是“次品坐家”,人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