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抵達山景城時,我看到一排枯燥的辦公室,裡面滿是比薩盒子和MM’s巧克力的碗。一個非常年輕又非常警覺的工程師在監控辦公室,他穿的白色T恤,在昏暗的屋子裡很襯面板顏色。他臉上帶著技術人員特有的堅定甚至是倔強的表情,可能因為他們已經厭倦了發牢騷和資訊量不大的批評。安德森對網路老一代的批評不置可否,他也不會作出任何讓步。他大大咧咧地堅持認為,他的瀏覽器註定會成為電子資訊的標準介面。“不管是哪種方式,”他說,“Mozilla將進入世界上每一臺電腦。”
。←蟲←工←橋書←吧←
第36節:“熱連線”的誕生(4)
這個斷言最初似乎很可笑。安德森的新瀏覽器還未誕生;即便它問世,網上也沒什麼好瀏覽的東西;即便有了可供瀏覽的資訊,惟一有可能壟斷這個領域的,也應該是1000英里外的那個巨頭——微軟。它處於權力顛峰,正虎視眈眈地盯著網路。沒過多久,比爾·蓋茨和馬克·安德森的互鬥就被稱為瀏覽器之戰。但這場戰鬥的最終結果,卻不是誰勝誰負,而是普通使用者獲得了更多選擇:一個網路瀏覽器,又一個網路瀏覽器,越來越多的瀏覽器,大家都爭著向熱情的公眾散發軟體,基本上都是免費。參與瀏覽器之戰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擁有最受歡迎瀏覽器的公司,最終將定義產業規則,決定收費機制,獲得完整的控制權。所以大家採取了相同策略:盡力散發自己的產品,等使用者上鉤之後再拿來利用。於是,儘管許多瀏覽器名義上都有價格,但公司實際上放任使用者隨意使用。沒多久,每個人都有瀏覽器了。
安德森這次採訪任務之後,我花了一個下午親身體驗網路是怎麼一回事。《連線》辦公室的西南角燈光昏暗,好幾個網際網路專家湊在一起,膝蓋挨著膝蓋工作。這個15×20英尺的區域被稱為“洞穴”(grotto)。這個團隊的領頭人是喬納森·斯特爾(Jonathan Steuer),他還在斯坦福大學讀博士,從《連線》創辦至今一直在提供技術支援。首席技術管理員布萊恩·貝倫多夫(Brian Behlendorf)是個19歲的小夥子,他開設了一個音樂主題的龐大郵件列表,很受歡迎。斯特爾和貝倫多夫是在一次以迷幻性菌菇' hallucinogenic mushroom,食用後會有類似迷幻藥作用的菇類植物。
'為主題的化裝舞會上認識的。斯特爾一頭長髮,身材結實,那天裝扮成天主教女生的模樣,他叫布萊恩過來幫雜誌渡過難關。布萊恩寫了一個工具軟體,可以把《連線》文章的電子版發給任何提出要求的人,只要雜誌已從報攤上撤走30天。
安德森的新瀏覽器釋出沒多久,布萊恩就有了一份複製。很快,他成了全球資訊網技術最偉大的開發者之一,同時也是這一技術的鼓吹者。“如果你不上全球資訊網,”布萊恩對路易斯說,“你就不存在。”“洞穴”居民都認為,對待新加坡那些把《連線》檔案免費放到網上的程式設計師,只有一個有效的對抗方法:《連線》提供他們自己的網路檔案,並做些特別整理。這樣的話,他們至少可以留住自己的讀者。
這是一個看似合理的建議,但也僅僅是一個合理建議。就算有人特別想保護《連線》的智慧財產權,那也不可能長時間低工資地賣命。他們到這兒來,是因為對網路抱有期望。網路讓人興奮。網路有可能實現一個預言。《連線》一直在鼓吹,總有一天,誰都可以對世界上所有人說話;現在,這句話有可能變成現實。
這種真摯的熱情給路易斯的思想帶來了挑戰。他的理論是,社會變革將透過建立在新技術基礎上的新商業力量間接實現。但來自封閉“洞穴”的東西,卻無法讓他相信,他們在搗鼓的東西和這種新商業力量有關係。顯然,辦公室裡出現了分歧。想想那個“洞穴”,我意識到,那裡缺的不僅僅是光線(因為遠離窗戶),也不僅是空間(因為桌子擠在一起),還有雜誌的影響力,或者說,編輯們沒法影響他們。儘管他們之間相互嚷嚷,但他們的意思卻很難讓人明白。
喬納森·斯特爾感覺到,他手中的資源太有限了,一線指揮官無一例外會有這種感受。《連線》透過一條原始的撥號調變解調器連線到網際網路上。如果升級到更快的速度,每個月要多花2000多美元。路易斯不同意這麼做。他說,如果他們拿不出明確計劃,證明這些新型出版會在某一天帶來利潤,他就不會提供升級網路接入的資金。當他從喬納森·斯特爾那裡得不到滿意答案時,他叫來了年青的銀行家朋友安德魯·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