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3 / 4)

小說:清虛道德天尊 作者:炒作

民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等兄弟,李淵被迫立秦王為太子,並禪讓皇帝位,改元貞觀,貞觀元年為公元627年。唐太宗即位後,立即把外住的高祖舊臣召回長安,是考察他們對自己發動政變的態度,防止不贊成者在外地製造禍亂。揚州都督李孝恭和長史武士彠均在被召之列。所以,武士彠在揚州任職僅一年。

武士彠回長安後大抵因為對政變的態度明朗,並無差錯,於貞觀二年(628年)被外放到蜀中任利州(今四川省廣元縣一帶)都督,兼理數州軍事和利州政務。武士彠的這次外放,不僅官高職實,也說明在政變發生的非常時期,他得到新皇帝李世民的信任。

原來,在武士彠調往利州之前,已有兩個利州都督被捕殺。原任利州都督李壽,因不滿太宗的政變行動,而被太宗捕殺,是貞觀元年之初的事。新任都督李孝常,至元年十二月,被太宗召到長安“朝覲”(即現在說的述職),同監門將軍長孫安私下議論李世民,發洩不滿,為太宗偵知,以“謀以宿衛兵作亂”的謀叛大罪被太宗誅殺'《資治通鑑》,卷193,唐紀八。'。李壽和李孝常都是李氏的同宗兄弟,一年之中皆在利州都督住內被殺。隨後任武士彠為利州都督,可見太宗對他的信任。

唐初,都督實為封疆得寄。當時的地方機構,道為第一級,全國人分十道,道轄諸州,設行臺進行管理,不久撤行臺,派黜陟使或觀風俗使分巡各道。但道並非行政區劃,巡行官也非常任之官,只由朝中大臣臨時充任。州是第二級,州設剌使,而在重要的州則設都督一職,轄數州的軍事和本州政事,不僅是常任的實職官,而且地位較剌使高'羅輝映:《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隋唐地方行政制度”,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武士彠任利州都督4年,頗有政聲。武則天隨父母在利州度過她4歲到7歲稚幼童年。因武則天后來做了前無古人的女皇帝,後人根據民間傳說編撰了一些筆記、雜記等,謠傳這位女皇帝童年時期的天命徵兆和預示,純屬深信符命、巫術的古人的編造和揣度。然而,這些謠傳,甚至讓我們史學家也會產生一些錯誤。

利州有一座大山名叫黑龍山,山下有一個黑龍潭。幽深的蒼山、浩淼的深潭,本就給人十分神秘的感覺,這裡又生活過一位中國女皇帝。好神者就把武則天的出生地移到了有“龍”字的山水之所,連後來的大史學家郭沫若居然也相信起來。

首先是好以天命論人事的謠說者在民間私傳:武則天之母楊氏夜夢龍頭入室,與之交接而生武則天。這種傳說並不新奇,中國古代神話中此說多所存在,幾乎為王為霸者多與龍、鳳、麟、蛇等有淵源。武則天當了皇帝,這一傳說便已產生,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在一百多年後寫下《利州江潭作》'《李義山詩集》,《利州江潭作》。'一詩,在詩歌題注中有“感孕金輪所”之說。因武則天曾自我冊封為“金輪聖神帝”,李商隱便認作武則天因龍“感孕”而生的。南宋馮倓也寫過一首《登烏龍山》,有“黑龍之精鍾女武,禍胎於周易唐王”一聯。由此看來,武則天因夢龍出生的傳說是很有社會文化背景的。

這樣,就給郭沫若誤解,他以為武則天是生在四川利州。他說:“武后的父親曾在利州做過都督,武后即生於廣元縣。今廣元縣猶有武后生處,曰則天鄉,有寺曰皇澤持,寺內有武后石刻像。”'郭沫若:《武則天》劇本文解。'

“文革”前,對武則天的研究較少,關於武則天出生地尚未搞清。如吳晗先生曾著文論此問題,先生不同意郭老的說法,根據是武則天生於武德七年(624年),而武士彠任利州都督是貞觀五年的事,“這時武則天已經八歲了。在此之前,貞觀六年任利州都督的是李壽和李孝常。如此說來,武則天不可能生在利州。”'吳晗:《關於歷史人物評價問題》,《新建設》第1期。'吳晗先生的認證是嚴肅認真的,“不可能生在利州”的觀點是很對的。但是,武則天到底出生在哪裡,即使是吳晗先生這位著名史學家,十分嚴肅認真的學家泰斗,也沒給出個結論,只是不像郭沫若那般張冠李戴罷了。

關於武則天在利州的傳說,最為驚人的還是《大唐新語》的記述。那裡記述的是唐初名滿天下的術士袁天綱'袁天綱:或為袁天綱、袁天昰,此據《舊唐書》,卷191,《袁天綱傳》。'為武士彠一家看相算命的故事,說的活靈活現,預示武則天是皇帝的相。

中國封建時代漫長,這漫長的歷史是充斥迷信色彩的歷史,其影響深遠,至今不泯。封建皇帝幾乎沒有一個不信天命符咒,都把自己神化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